理性的作用:将知识体系化、完满化

时间:2024-12-03 14:26:03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解释了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各自作用,接下来要探讨理性,确切地说是“狭义的理性”到底有什么作用。如果你拥有的只是《一站到底》选手的那类知识,就像麻袋里的土豆一样,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那显然是不足够的。为了使知识形成体系,就需要借助于理性的“调整”功能,把知识进一步体系化和完满化。

理性的作用:将知识体系化、完满化

康德认为,在这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终极的理念,分别是灵魂、世界和上帝,其中灵魂代表着主观世界的统一性,世界代表着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上帝代表着世界之为全体的统一性。这个想法乍一看很难理解,让我来举一个小例子。前段时间,布谷特别喜欢说“世界”这个词,比如有一天,她吃东西吃得很开心,突然两手一摊,坐在小椅子上,幸福地感叹说:“这个世界真美好啊!”我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非常震惊。因为她以前只会说这个冰激凌很好吃,那件衣服很漂亮,这首歌很好听,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只是在做一个一个的判断。可是当她突然开始说“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样高度抽象的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整体的表述,她试图对自己的知识做一个体系化和完满化的表述,用康德的话说,她是在试图把握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所以她必须要用到“世界”这个词。

总结一下本讲的内容,人类认识共分三个阶段: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的作用是被动地接受经验材料,知性的作用是主动地综合统一经验材料,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作为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确保经验知识的客观必然性。所谓“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这句话强调的就是知识的形成需要有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通力合作。但是形成知识还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形成有体系的知识,这个时候理性就出场了,理性具有“调整性”和“范导性”的功能,它的作用在于使知识成为统一完整的体系,康德把灵魂、世界和上帝称为“理性的理念”,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它们只是调整知识的工具,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一旦作为知识的对象,就会出现“理性的幻象”。康德认为,这正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家犯错的根源所在。

我们曾经介绍过各种类型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无论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还是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在康德看来,都是对理性的僭越使用,因为上帝不属于现象领域,而是属于物自身也就是本体世界。一旦我们把它们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考察,就会产生“二律背反”的问题,例如: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请问哪个命题是成立的?很显然这两个命题一正一反,互相对立,按照矛盾律,A和非A必有一个命题为假。可是在这里,我们偏偏无法做出真假判断,因为我们缺乏经验的证据,所以看起来这两个命题都有道理。但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命题怎么会看起来都有道理呢?这就是先验的幻象,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它会给我们的理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传统形而上学家们之所以争论不休,症结就在于此。康德为知识划界,时刻警告哲人不要越界发言,康德的功能就像是交通协管员,站在十字路口随时准备冲着那些闯红灯的人吹口哨,但是交通协管员并不能真正杜绝闯红灯的现象,因为人性天然就有越界的倾向,就像人类理性总是忍不住地要去思考物自身,要把灵魂、世界和上帝作为知识的对象加以研究,这是人性使然。

康德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症结就在于没有为知识划界。但是康德并不是要取消和摧毁形而上学本身,他在给知识划界的同时,也为信仰和道德留下了地盘。对康德来说,未来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第二个部分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对康德来说,后一个主题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出路不在科学知识而在道德自由之中。

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康德的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