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性划界

时间:2023-11-30 09:39:01

现在来解释“批判”二字。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理性不是无所不能的,如果不对理性划界,就会产生独断论的问题。所以康德还需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性考察。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批判”不是批评、批斗的意思,而是研究、考察、区分、辨别的意思。因为极其看重批判的意义和价值,康德甚至把他的哲学称为“批判哲学”。

为理性划界

如果你去读康德的著作,就会发现他特别喜欢使用“王国”这个词,比如目的王国、人的王国,等等。什么是王国?你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任何王国要想长治久安,在最低的层面上,就需要对外确保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内确保法律和秩序。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想,理性王国不仅需要对外明确自己的疆域,防止出现越界执法的问题,而且对内也要给理性王国的内部成员分配适当的“权限”,让它们各得其所,防止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越权”或者“僭越”。(叶秀山语)

说到僭越,我们在讲古希腊哲学的时候,反复探讨的就是“僭越”这个概念,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凡事勿过度”、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柏拉图的《理想国》,都在强调人类要克服本性上的僭越冲动,要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始终恪守在永恒固定的界限之内。如果说古希腊哲学重在为人的欲望划界,那么在康德这里,就是在为理性划界。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康德指出,这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警告人们:“永远不要冒险凭借思辨理性去超越经验的界限”。

“为理性划界”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说了很多,现在要问的是,康德为什么特别强调“经验”是理性的边界?为什么一旦超越经验的界限,理性就会跌入“黑暗与矛盾”之中?

冤有头,债有主,归根结底,这个问题要追溯到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简单说,心物二元论的意思就是,在心灵和外物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笛卡尔的这个坑挖得太大,以至于他之后、康德之前的所有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都只能求助上帝来解决心物关系。这个时期的上帝对于哲学家来说,主要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但凡哲学思考陷入绝境,这个“救急神”就会随时亮相,解救哲学于危难之中。

康德认为,这些哲学家犯了两个根本性的错误:第一,他们原本想要追问“人能知道什么”的问题,结果却给出了“神能知道什么”的答案,建立起“以神为中心”的知识模型;第二,他们看似接受了心物二元论,但在实际思考的过程中,又不自觉地把“现象”和“物自身”混为一谈。

所以说,只有纠正了这两个错误,才能真正回答康德的这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那么康德到底是怎么纠正这两个错误的?不以神为中心的知识模型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物自身?康德的工作又会造成哪些进一步的难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一讲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