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的天才,快乐的胖子

时间:2023-11-30 08:59:02

1711年休谟出生于英国北部的爱丁堡,他天资聪慧,12岁就入读了爱丁堡大学,但并没有拿到学位,据说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现象。事实上,休谟一辈子都没有在大学里任过教职,他做过军官、外交官,当过家庭教师、图书管理员,这些工作都是他赖以谋生的职业,只有哲学思考和写作才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休谟曾经说过,除了研究哲学和一般学问,他对于任何其他学科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

业余的天才,快乐的胖子

休谟是一个早慧的天才,他在18岁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当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给他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这迫使休谟暂时放弃研究,过一种更接地气的生活。这段经历让休谟充分意识到,在哲学与生活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多么重要。他曾经说过:“做一个哲学家,但在你所有的哲学中,你仍然是一个人。”

休谟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年轻的时候是个“骨瘦如柴的高个子”,但是随着社交生活的拓展,特别是刻意补充营养和加强锻炼,休谟成了一个胖子,而且是一个快乐的胖子。他亲切和蔼,与人为善,在晚年的自述中,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格:“和平而能自制,坦白而又和蔼,愉快而善与人亲昵,最不易发生仇恨,而且一切感情都是十分中和的。”这样的人格特征最擅长自我治愈,而且很快就见到了效果。

1739年到1740年,休谟陆续出版了三卷本的《人性论》,第一卷“论理解”,第二卷“论情感”,第三卷“论道德”。在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休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可在当时却波澜不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休谟后来悲伤地说:“它从机器中一生出来就死了,它无声无臭的,甚至在热狂者中也不曾刺激起一次怨言来。”这让休谟备受打击,不过他的自愈型人格此时发挥了作用,很快就走出了阴影。他意识到《人性论》之所以卖得如此惨淡,是因为界面不够友善,于是他用更加流畅浅白的语言改写了这的第一卷和第三卷,分别以《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出版,果然获得了成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休谟又陆续出版了《英国史》等一系列著作。1763年,当休谟以英国驻法国大使秘书的身份再次来到巴黎的时候,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哲学家了。有人这样形容说:“王公贵族们奉承他,风雅的女士们崇拜他,哲学家们把他奉若神明。”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当时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如狄德罗、达朗贝尔、霍尔巴赫和卢梭都跟他过从甚密。尤其是卢梭,他们两人曾经一度亲密无间,在休谟返回英国的时候,还把卢梭也带到了伦敦,只是后来卢梭的疑心病发作,导致二人最后翻脸。

休谟身上有很多凡人的特性,说他庸俗也不为过。比如休谟热爱名声,经常在心里盘算哪本著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声誉。由于从小丧父,经济状况不佳,休谟年轻的时候不得不四处求职,甚至还遭遇过农民工的待遇——被雇主恶意拖欠薪水,直到15年后才付清。1747年,也就是他36岁的时候,休谟终于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他在晚年的自传里这样写道:“虽然我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大多数朋友们多爱笑我。总而言之,我在此时差不多拥有了1000镑。”仔细揣摩休谟的语气,就能体会出他发自内心的得意和微笑。但是奇怪的是,这些凡人的爱好并不会让休谟显得猥琐,反而让人会心一笑,产生出“他跟我们是一样的人”的亲切感。休谟跟我们当然不是一样的人,休谟之成为休谟,不是因为他好名或者好利,而是因为他在哲学上拥有的天纵奇才。

休谟被学界公认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不仅是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也启发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与此同时,休谟还是一个极具独创性的哲学家:他质疑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强调事实和价值的两分,主张理性是情感的奴隶,反对社会契约论,对宗教信仰展开温和但致命的攻击,几乎每一个主张都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在日常生活中“人畜无害”的胖子,其实是哲学领域里勇猛精进的斗士。

跟笛卡尔和洛克一样,休谟对于哲学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感到厌烦,于是把求助的眼光投向自然科学,希望能够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确立“人的科学”,像牛顿那样一统江湖。更有意思的是,跟笛卡尔和洛克一样,休谟也怀抱着没落贵族的骄傲,认为一旦确立起“人的科学”,就能反过来为自然科学奠定“唯一牢固的基础”。哲学家的这种理想和抱负真的非常可爱,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是一个穷亲戚来找富亲戚借钱,而且大言不惭地拍着胸脯说:我向你借钱可不只是为了我自己好,同样也是为了你好,归根结底,我是为了让你基业长青、千秋万代。

可惜,休谟是个在智识上过于诚实的人,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远超出他的想象,结果,他不仅没能为自然科学奠基,反而做出了釜底抽薪的动作——他彻底地质疑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