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哲学家,他有着英国经验论者常见的温和与理性的品格。洛克的出身比较低微,但是他的父亲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些家产,让他可以依靠租金度日,这意味着他可以不事生产,有充分的闲暇去思考哲学问题。
然而,洛克并非书斋里的哲学家,他曾经深深卷入英国的政治生活中,甚至参与了一场谋害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黑麦屋事件”,东窗事发之后,洛克选择流亡荷兰,一直待到光荣革命成功才重返英国。在六年的流亡生涯里,他写出了《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其中《政府论》被视为光荣革命的辩护之作,并且成为一百年后美国独立战争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而《人类理解论》则被视为经验论的奠基之作。我时常感慨,那个时代的哲人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一方面可以卷入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一方面又能心如止水地思考哲学问题,写出藏之名山的著作,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根据洛克本人自述,创作《人类理解论》的初衷源自二十年前的一次私人聚会,有五六个朋友来他家里闲聊,谈起一个与人类理解相距很远的话题,结果很快就陷入僵局之中,于是大家停下来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迷惑了许久之后,洛克提议,也许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应该首先考察人的理解能力,看看哪些对象是人类的理解力能够解决的,哪些对象是人类的理解力所不能解决的。洛克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最终,在二十年后写出了这本《人类理解论》。
在一次私人聚会的闲谈中,从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出发,因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决定刨根问底,转而探讨人类理解这样的根本问题,并且一探讨就是二十年,每当我读到这个段落时,都无比叹服于西方哲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洛克的英国老乡罗素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的一生被三种简单却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所控制: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抑制的怜悯。”除了对爱情的渴望,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