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讲说到,芝诺最初对哲学发生兴趣,不是出于对自然的惊奇,而是出于对苏格拉底的道德气象和人格高度的惊奇。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自此以后,苏格拉底成为芝诺和整个斯多亚学派的圣人,他们以苏格拉底为榜样,终其一生,像苏格拉底那样思考,像苏格拉底那样生活,必要的时候,像苏格拉底那样赴死。
关于死亡,爱比克泰德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名叫拉特拉努斯的人,罗马暴君尼禄命人砍掉他的脑袋,临刑时,他主动伸出脖子,可是刀的力量不够,他并没有死去,于是他的脖子缩了一下,但马上又伸了出来,准备再受一刀。
在爱比克泰德看来,这就是斯多亚哲人在面对死亡时应该采取的态度,如果必须要死,那就引颈就戮,绝不因此恐惧或者呻吟。如果有人威胁你:我会砍掉你的头!那么你的最佳回答就是:我什么时候告诉过你,偏偏我的脖子就不能砍掉呢?爱比克泰德认为,哲学家们应该每天记录和反复演练这样的话。他说:“如果是必须现在死,那么,我现在马上就去死。如果要我待一会儿死,好吧,我要吃饭去了,因为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吃完饭后,该死的时候我自然会去死的。怎么个死法呢?就像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归还给人家一样去死。”
千万不要认为斯多亚哲人只是逞口舌之快,当死神真的来敲门时,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或许你还记得,我们在第2讲中介绍过塞涅卡之死,在接到尼禄赐死的命令之后,他先是割腕自尽,没有成功,于是决定服毒自尽,依旧没有效果,最后在旁人的搀扶下,塞涅卡走入蒸汽浴室里,慢慢窒息而亡。在这个一波三折、持久而又缓慢的赴死过程中,塞涅卡和他的哲学偶像苏格拉底一样,守住了哲人的镇定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