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隔判断的怀疑主义者

时间:2024-06-30 07:08:02

这一讲里我们要介绍的是晚期希腊哲学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的创始人叫作皮浪(Pyrrho),他的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70年之间。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记载了很多他的趣闻。比方说,因为主张不可知论和悬隔判断,而且严格执行这些主张,导致皮浪在生活中从来不知道规避风险,即使前面是悬崖或者车子,他也直愣愣地往前冲。由于皮浪的生活危机四伏,他的朋友经常尾随其后,随时准备出手相救。这个说法看起来太不靠谱,很像是高级黑,更令人信服的观点认为,由于秉承悬隔判断的基本原则,皮浪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不莽撞行事,小心驶得万年船,活到了九十岁。

悬隔判断的怀疑主义者

“悬隔判断”是怀疑主义最著名的观点,意思是说,任何命题都有一个与之对立的反命题,因为二者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效力,无法判断谁更值得相信,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放弃做出判断。

这个思路并不新鲜,当年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就曾经说过:“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在形式上是怎样;因为阻碍认识的东西有很多,认识是不确定的,人的生命是短促的。”

智者派与怀疑派的区别在于:第一,智者派只是表达出怀疑主义的倾向,而怀疑派则自觉地发展出一套严密的怀疑主义方法,提出了一以贯之的怀疑主义原则;第二,从效果上说,因为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普罗塔戈拉遭到雅典人的驱逐,他的著作也被当众焚毁,而怀疑派不仅怀疑神而且怀疑一切,但他们非但没有遭到打压,反而成为晚期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这不得不说是时势异也的后果;最后,怀疑派有着非常明确的伦理学目标,就是通过“悬隔判断”来实现“心灵的宁静”,从而在乱世之中求得个人的幸福,而智者派就没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性。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各色的人,标新立异,为了怀疑而怀疑,古希腊的怀疑主义者不是这样的人,至少他们自称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怀疑主义者说,起初他们很认真、很努力地思考理论问题,并且试图解决理论问题,但是很不幸的是,他们发现无法做到这一点。面对这个结果,存在两种选择——要么承认自己智商不够、能力有限,要么断定问题本身是无解的。前者让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的情绪,后者则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产生一种意料之外的宁静。

为了说明这一点,怀疑主义者举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有一个叫阿派勒的画家,想画出马的唾沫,但他失败了,气急败坏之下,他一把将手中的海绵扔在了画面上,结果海绵留下的痕迹恰恰产生出马的唾沫的效果。同理,怀疑派曾经非常真诚地希望,通过在各种分歧之间做出是非判断,由此获得心灵的宁静,因为实在做不到,所以怀疑派不得不悬隔判断,没想到竟然因此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坦白说,我认为上述说法只是怀疑派的托词,用来为自己的真诚性做辩护。因为就像第一次扔海绵是无意,第二次扔海绵必然是刻意一样,第一次通过悬隔判断获得心灵宁静,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打那以后,就不再是歪打正着的意外之喜,而是精心设计、刻意追求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