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大多数城邦的“次优政体”

时间:2024-12-03 12:53:07

在《政治学》一书的第四卷中,亚里士多德不点名地批评柏拉图说:“如今,有一类人一心一意地追求最优良的政体,而那是需要具备众多的天然条件的。”言下之意,柏拉图的动机虽然很好,但缺乏健全的现实感,没有考虑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理想国和美丽城归根结底是水中月、镜中花。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名好的立法者或真正的政治家必须结合实际条件,在给定变量的前提下去思考最可能实现的优良政体到底是什么。他把这种政体称为“适合大多数城邦的最优政体”。你一定意识到了,这个说法有些名实不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优政体”其实是“次优政体”,因为它不是无条件的好,而是有条件的好。

适合大多数城邦的“次优政体”

那么,这个“次优政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简单说,它在量上实行民主制原则,由此确保公众意见得到倾听,在质上实行贵族制原则,由此确保城邦必须依法治理。这里的量指的是“纯粹由人数所产生的影响”,质指的是“显赫的财富、出身、地位和教育所产生的政治影响”。亚里士多德相信,在混合政体中,民众的嫉妒(envy)和贵族的贪婪(greed)得到了最佳的平衡。混合政体贯彻的正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反复强调的中道原则。

他说:“在一切城邦中都有三个部分或阶层,一部分是极富阶层,一部分是极穷阶层,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阶层。”混合政体就是由中间阶层占主导地位的政体。中间阶层的优点有很多,比方说,中间阶层的人“最容易听从理性,而处于极端境况的人,如那些在相貌、力气、出身、财富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方面超人一等的人,或者是与上述人相反的那些过于贫穷、孱弱和卑贱的人,他们都很难听从理性的安排。头一种人更容易变得无比凶暴,往往酿成大罪,而后一种人则易变成流氓无赖,常常干出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再比如说,中间阶层的人既不会避免统治也不会渴望统治。相比之下,富人傲慢自大,完全不肯接受别人的统治,只想专横地统治别人,穷人不知统治为何物,只能接受别人的奴役,如果由这两类人构成城邦,那一定会彼此势不两立,天下大乱。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该由中间阶层执掌政权,这种政体非常稳定,不会走极端,能够避免内乱。这背后的哲学理由就是,政体越接近中道就越好,反之,越远离中道就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