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分类学与贫富指标

时间:2024-06-30 06:53:09

回到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思想中,城邦、公民与政体是鼎足而立的三个核心概念,其中又以政体最为重要。试想,即使城邦的名称没有改变,居住的人还是那群人,可是一旦政体发生变化,此城邦也就不是彼城邦了。比如说,雅典还是雅典,苏格拉底还是苏格拉底,但是伯里克利的雅典与三十僭主时期的雅典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罗马还是罗马,共和制的罗马(罗马共和国)与帝制的罗马(罗马帝国)也不能同日而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同一性归根结底是政体的同一性。

政体分类学与贫富指标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他的政体分类学,在第21讲中我们介绍过政体分类标准,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多少”——比方说“一个人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还是“多数人说了算”,以及“统治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这两个标准区分了六类政体,分别是:君主制及其变体僭主制;贵族制及其变体寡头制;共和制及其变体民主制。

其实,除了这两个标准,贫穷还是富有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以寡头制和民主制为例,亚里士多德认为,区分它们的标准不是少数人说了算还是多数人说了算,而是富有还是贫穷:凡是富人当政的地方,无论富人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一律是寡头政体;凡是穷人当政的地方,无论穷人是多数还是少数,一律是民主制。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现实世界里一定是富人少穷人多,怎么可能出现富人多穷人少的时候呢?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只是做一个逻辑上的分析,他的意思是说,即便在一个富人多穷人少的城邦里,只要是富人说了算,那它也还是寡头政体。这当然是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城邦,所以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其实是在强调,在区分政体类型时,贫穷和富有的差别比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更加根本。事实上,在古希腊,穷人与富人的阶级斗争非常激烈,柏拉图就曾经说过:“无论什么样的城邦,都分成相互敌对的两个部分,一为穷人的,一为富人的。”因此,对于古希腊哲人来说,如何化解贫富之间的冲突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命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讲接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