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曾经有人问过米开朗基罗,到底是如何雕刻出著名的《大卫》的,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这样大卫就诞生了。”流俗的幸福学课程认为,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切入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特别是“四因说”的绝佳案例。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那么何为自然呢?亚里士多德说:“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者形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是“运动”,那么何为运动呢?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事物的运动就是实体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就是如此的抽象和晦涩。让我们试着用米开朗基罗的例子来解释这句话。
所谓“不变的载体”,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说就是“质料”,指的是“作为潜能的东西而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持续存在的那个东西,在米开朗基罗的例子里就是那块大理石。从采石场到博物馆,大理石仍旧是大理石,它持续地存在着,并没有变成青铜或者黑铁,可是从采石场到博物馆,大理石却从一个状态变成了另一个状态。亚里士多德把前者称为“缺乏”,把后者叫作“形式”。“形式”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它指的是“只在一种完成状态中存在的东西”,我们今天在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里看到的那座大卫像,就是那块大理石的“完成状态”,也就是“形式”。“缺乏”这个概念稍微难以理解一些。当米开朗基罗说他在这块大理石中“看到了大卫”,他的意思是看到了“作为潜能同时又能在完成状态中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缺乏”。所以我们可以说,米开朗基罗看到了“缺乏”。
米开朗基罗说,他的工作就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如果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转译一下,米开朗基罗就是实现这块大理石的潜能,赋予大理石的质料以形式。说到这里,你应该意识到出现了两组概念,潜能与现实,以及质料和形式。这两组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潜能对应着质料,现实对应着形式。
这两组概念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无机物的生成与变化,还能解释生命体的生成与变化。当我们把一粒橡树的种子放到土里,给它培土、浇水、施肥,慢慢地它就发芽、抽枝、长叶,直到最后长成一株橡树,这个过程就是橡树种子的潜能现实化的过程。
再举个例子,我们都说孩子是天使,可是如果你见过刚出生的婴儿,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羊水浸泡的原因,初生的婴儿都是红扑扑、皱巴巴的,看起来丑丑的。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就是一个肉团,说得学术一点,他们就是一块“质料”。但是没过几天,初生的婴儿就会呈现出各自的“缺乏”,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爱沉思,五官也慢慢清晰起来,你能在他的脸上看出爸爸的眼睛、妈妈的鼻子、姥爷的下巴。再大一些,到了布谷这个年纪,就会展现出绘画的兴趣、音乐的才能或者体育的天赋……这就是质料获得形式的过程。
说到这里,我想给你们介绍一本著名的维特根斯坦传记——The Duty of Genius,中译本译作《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才,他的一生,就是自觉地担当起实现其天才的责任的一生,为此他全力以赴地去过一种彻底而全面的精神生活。罗素曾说,维特根斯坦是他所见到过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可以从更加平实的角度去把“genius”解读成天赋而不是天才。事实上,无论高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终其一生都肩负着实现自己天赋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给每个普通人写一,书名叫作《天赋之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