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哲学家重返洞穴后会遭遇到什么情况?很不幸的是,重返洞穴之后,哲学家的处境并不美妙,相反还危机重重。我们都有过看电影迟到的经验,刚走进电影院的时候,两眼完全看不清状况,只能摸索着小心前进。重返洞穴的哲学家同样如此,这时他们的视力还很模糊,还没来得及习惯黑暗,苏格拉底说,如果此时有人让他与囚徒比较一下谁更能看清楚洞穴里的影像,哲学家肯定会被人笑话说: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回来之后眼睛反而坏掉了。这些囚徒非但不会羡慕他、追随他,反而会越发对洞外的世界不以为然。如果此时有人竟然想要释放他们,并且声称要带领他们走出洞穴,这些囚徒甚至可能会杀掉此人。我们在第17讲中介绍过的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事实上,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政治原因。
现实中的苏格拉底没能说服囚徒,而是被囚徒杀死,那么《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能否说服囚徒,甚至带领囚徒走出洞穴呢?如果不能,哲学家又能做些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苏格拉底的这段话,他说:
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够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东西灌输到灵魂中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但是我们现在的论证说明,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而转向光明的……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
这段话的关键词就是“灵魂的转向”。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的眼睛都有观看的能力,就像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学习的能力,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灵魂转向的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看方向,把眼睛从黑暗转向光明。然而,这只是纯字面的解读。苏格拉底在这里虽然口口声声强调每个人的眼睛都有观看的能力,但他显然并不认为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同等的”观看能力。因为人的天赋各异,有的人是金子做的,有的人是银子做的,有的人是铜铁做的,按照这个逻辑,很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灵魂的转向,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地跟随哲人走出洞穴。
既然多数囚徒将永远地滞留在洞穴里,哲学家又能做些什么呢?在第七卷的结尾处,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想法:把所有十岁以上的孩子都送到乡下,进行统一的教育,按照哲学王制定的习俗和法律来培养他们,以此改变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影响。
格劳孔对这样的政策表示赞同,他说:“如果这种国家要得到实现的话,你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它的实现方法了。”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以上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