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洞穴之中的哲人

时间:2023-11-30 01:59:01

公元前422年的一天,苏格拉底与好友格劳孔一起离开雅典城,下到南边的比雷埃夫斯港,去参加女神的拜祭活动和庆典仪式,在返回雅典城的途中,被当地富翁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远远看见,于是差遣仆人从后面拽住苏格拉底的披风,邀请他到家里会面。苏格拉底起初不答应,玻勒马霍斯于是威胁说:“那么好!要么留在这儿,要么就干上一仗。”最终苏格拉底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拉进了这场漫长的对话中。

下到洞穴之中的哲人

这个开场初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暗藏玄机。

首先,注意其中的一个动词——“下到”,这个看似简单的词实则意味深长,按照美籍奥地利学者埃里克·沃格林的解读,从空间上说,从雅典到比雷埃夫斯港,一路走的都是下坡路,从时间上说,从马拉松战役到海军的战败,雅典一路也在走下坡路。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洞穴比喻”的角度去理解“下到”这个词,苏格拉底从雅典向南下到比雷埃夫斯港,就好比是哲学家从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下降到洞穴之中。

其次,苏格拉底被玻勒马霍斯强行拉住聊哲学,又与哲学家被迫返回洞穴可有一比。在日后讨论“洞穴比喻”的时候,我们会详细谈到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当哲学家看到了真正的理念世界,享受到了哲学沉思带来的自足与美好,他就不愿意下降到洞穴来拯救普通人,因此有必要解释哲学家成为哲学王的动机问题。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无论是下降到比雷埃夫斯港,还是下降到洞穴,哲学家都需要重返雅典,需要上升到理念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否成功地引领普通人与他一起上升,是哲学家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就像《理想国》的开篇处,玻勒马霍斯强留客人:“要么留在这儿,要么就干上一仗。”苏格拉底回答说:还有第三种办法,要是我们说服你们,让我们回去,不是更好吗?结果玻勒马霍斯的回答却是: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反正我们是说不服的。

每当我读到这段开场白的时候,我都觉得这是一个隐喻。普通人是否能够被苏格拉底说服?苏格拉底究竟死心没死心?苏格拉底下到洞穴都谈了些什么?他是否能够成功地带领普通人走出洞穴?如果不能带领他们走出洞穴,苏格拉底应该怎么办?请不要着急,这场对话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几讲会反复回到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