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时的反应

时间:2024-06-30 03:17:05

话说回来,科尔顿先生为什么要组织这样的活动呢?在对他的采访中,他有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剧,我希望大家可以不戴着有色眼镜,给予公正的评价。”

很多媒体曾向他提出采访申请,但是,其中但凡涉及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比较,都被他拒绝了。不过他举办公演,也并不是因为觉得人工智能写的音乐剧是杰作。他只是单纯地希望,人工智能的作品可以被公正客观地看待。

知道“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时的反应

根据科尔顿先生的说法,很多人在知道这不是人类的作品时,就会降低对作品的评价。如果作者是有名的画家,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虽然看不太懂,但是很厉害!”我们在鉴赏作品的时候,似乎很少就事论事地以作品本身为中心来进行。

不过今后,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利用过去经典艺术作品的数据,创作出类似的作品来。实际上,现在已经有程序通过分析巴赫、肖邦的乐谱和音源,捕捉他们的特征来作曲了。

当人工智能绘画和作曲的事不再新鲜,人类大概就能感受到它们的创造性吧?

到那时,对于鉴赏者来说,判断“是谁创作的”“是如何生成的”就不再重要,人们只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说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想,科尔顿先生之所以组织这些活动,也许也是在寻求受众发生这样的变化。

不过,将哪些创造性的行为托付给人工智能才有意义,范围和界限又在哪里?科尔顿先生虽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绘画和编剧等创造性活动,却表示:“诗歌创作没有必要采用人工智能,因为只有人类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有意义。”

的确,诗歌并不只是字面意思的集合,其中还包含了创作背景等意义。此外,对我个人来讲,像是管弦乐指挥那种体现个性和个人风格的创造性行为,恐怕也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的。

最近,我在观看那种明显有市场营销成分的好莱坞电影的时候,常会有“好像人工智能做出来的”的印象。因为电影的整个过程都让人觉的是“计算”出来的,在我个人看来,它们仿佛无机物一般,非常无趣。严格地按照“电影时长不压缩在两个小时以内就没人看”“多少分钟内不搞一次转折,观众就会厌倦”这类定律来制作电影,我想,是不会创作出名垂青史的作品的。

人类只有在看到前所未见的作品时,才会觉得“好厉害”“真有趣”。当然,只要票房增长就好的想法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