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的纯形式:范畴

时间:2023-11-29 14:29:03

范畴,我们对这个词其实并不陌生,但康德说的“范畴”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不掺杂任何经验内容的纯粹形式,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概念。用我们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现象背后的那个本质属性的问题。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就已经提出“范畴”的概念了,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仅仅是一种对经验的概括,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概念。但康德这里,这个顺序就颠倒过来了,“范畴”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是一种先天的纯粹的形式。康德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中吸收了各种命名,提出了十二个范畴,共分为四大类——量、质、关系和样式

知性的纯形式:范畴</span>

量的范畴:统一、多样、整体;

质的范畴:实在、否定、限制;

关系的范畴:实体与属性,原因与结果,作用与反作用;

样式的范畴:可能或不可能,存在或非存在,必然或偶然

这就是康德提出的范畴表。

康德提出的范畴表

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范畴样式的范畴
统一实在实体与属性可能或不可能
多样否定原因与结果存在或非存在
整体限制作用与反作用必然或偶然

仔细研究会发现,每一类里的三个范畴都呈现正、反、合的关系。这个范畴表可以运用到一切方面。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个范畴并不是我们直观经验到的。你能直观看到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吗?不能。这个范畴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一种纯粹的知性概念,而且是先验的,范畴是先天就存在并成了构成经验知识的先决条件。

感性得到的一堆经验杂多,是需要范畴这种先天的形式进行统摄和整理的。换言之,范畴需要借助经验的杂多内容,没有经验的杂多,范畴也无从谈起。只不过知性范畴是一个先验的逻辑形式,不是从经验杂多中总结而来的,而是先验地存在于经验的杂多之中。经验知识,正是经验的杂多自身符合了这种先验的范畴的结果。这也就是客体符合主体的形式的过程。

我们都玩过拼图,每一个小块都是图的一部分。我们的感性认识是什么,就是当无数杂多的小图块打乱后形成的一种认识,我们对经验的杂多现象的一种认识。而知性的过程是什么,就是这些无数杂多的小图块按照一定的纹路拼在一起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这个拼图的过程就是知性作用的过程,图和图之间凹槽衔接的规则就可以看作是范畴的作用,所有的小图块只有符合了这个凹槽衔接的规则后,也即所有的客观事物只有符合了范畴的规则后,才能形成完整的一幅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

归结到一点,知性的纯形式——范畴,是一种先天的形式,这种纯形式是独立于经验的,但又构成了经验的条件。没有范畴这种形式,我们就不可能形成经验的认识,没有范畴在其中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经验知识。

这时,你或许会陷入一种更深的思考中,有了一个更大的疑问。感性的纯形式这里还能理解,时间和空间这种纯形式是形成经验认识的先决条件,因为感性是直观层面的,任何感性材料都要在时间和空间中,脱离这个条件,你就不可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就不能有感性的杂多表象。但到了知性范畴这里呢?知性范畴的先天性不难理解,这种纯形式是先天就存在的。我们能理解这种纯概念是在经验之前就先天存在,但如何证明知性范畴这种纯形式是构成经验的直接条件?也就是说,范畴这种形式和时间空间一样,都是我们形成经验知识的一种先决条件,既然是一个条件,那么如果没有范畴,我们就不能形成经验知识了。

这个地方不太好理解,也是非常难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通常会认为,通过感性方式我们已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物体了,通过感性认识我们已经形成了经验认识了,这些物体已经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那为什么还要说有一个知性的范畴存在,而且还说正是因为这个范畴使得我们形成经验知识成为可能呢?

这是《纯粹理性批判》里最核心、最难的部分了。康德也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论证的。

如果这个知性的纯形式——范畴能够作用于感性的杂多,这是成立的,就能够得出结论——知性的范畴确确实实是一种先天的形式,而且构成了经验知识的先决条件,任何经验材料都要统摄其中,最后形成一种既满足了先验逻辑又具有经验内容的知识,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

那么如何证明这个知性的纯形式范畴,是构成经验知识的先决条件呢?或者说知性范畴要如何演绎,才能把经验的杂多和经验知识联系在一起?

知性是如何把感性杂多归摄到纯形式的范畴之下的?这些先验的范畴如何能够应用到感性杂多的材料上面?

这些问题就涉及知性的先验演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