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和身心交感说,马勒伯朗士通过物质精神化的方式来解决笛卡尔遇到的理论困境。
马勒伯朗士是公元17—18世纪法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神学家,他和伽桑狄针锋相对,走的是一条柏拉图主义的路线。之前我们说伽桑狄走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路线。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伽桑狄和马勒伯朗士也是针锋相对的。
马勒伯朗士(1638—1715年)。法国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是法国天主教奥拉多利修会的神甫,公元17世纪笛卡尔学派的代表人物
马勒伯朗士从小就体弱多病,这样的遭遇使他的性格非常孤僻,他很封闭,也很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哲学晦涩难懂,也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他和柏拉图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回忆一下柏拉图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有一种神秘感,他的理念实体本身就具有神秘性。马勒伯朗士延续了柏拉图主义的风格,但和柏拉图不同的是,马勒伯朗士将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信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去解决笛卡尔遇到的问题。因此马勒伯朗士的观点中,很多都是通向上帝的,从上帝的角度去解决。
我们主要说两点:第一个就是他的物质精神化,第二个就是他的偶因论。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就清楚了马勒伯朗士是如何解决笛卡尔的问题的。
物质静神化
从字面去理解,物质精神化就是把客观的物质还原为一种精神,还原为一种观念。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马勒伯朗士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也就是人如何获得对事物或理念的认识。
马勒伯朗士是把上帝作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上帝创造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是相互独立的。但我们看到的这个物质世界,我们的眼睛里或感官呈现出来的这个物质世界,只是一种关于物质的观念而已。
我们头脑中的精神世界、头脑中的观念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从上帝那里得到的观念。由于上帝是主宰者,它既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精神世界,所以这个物质世界的观念早已在上帝的头脑中存在。上帝心中的观念便是客观事物的原型,物质世界只是对上帝心中的观念进行的分有与模仿罢了。
因此我们获得的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物质,也不是来自自身的心灵,而是来自上帝。我们只需要与上帝的精神沟通,就可以获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不必通过与物质世界发生联系来获得认识。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一种关于物质的观念而已。这样其实就否定了感觉的可靠性。就比如说,我们看到了物质世界中有一棵树,我们头脑中就会产生树的观念,但我们头脑中的这个树的观念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那棵树的认识结果,而是我们从上帝那里直接获得的关于树的观念。因此,我们认识的不是具体的树,而是树的观念。
我们可以看到,马勒伯朗士就是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一种关于物质的观念,这个观念早已在上帝的头脑中存在了,我们要认识物质世界,只需与上帝交流,便可以获得这种观念。物质的观念和物质本身具有同一性,认识了物质观念就等于认识了物质本身。
进一步讲,上帝通过物质世界的观念创造出了一个真实的物质世界。当这个物质世界被上帝创造后,就和观念有所不同了。物质世界要按照自己的那一套规律——自然规律进行发展,和精神世界是彼此独立的。这也就承认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彼此独立的。
那么怎么解决两者的协调统一呢?笛卡尔是通过身心交感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马勒伯朗士并不这么认为,他提出了偶因论的观点。
偶因论
马勒伯朗士认为身体和心灵之间是靠上帝来协调的。身心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有一个外因——上帝,在这中间不断进行协调,不断调整心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身体受到一个刺激,遇到了火,上帝就马上跳出来,让你的心灵产生一个观念,烧着很疼的感觉,要赶紧远离。于是你有了这样的观念后,上帝又赶紧指挥你的肉体,让你的肉体做出远离这团火的动作。
这个过程中,上帝就好像是一个钟表匠一样,当一座钟表指向十二点时,另一座钟表正好响了十二下。钟表匠要协调这两座钟表随时保持一致,上帝要随时协调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系。
所以,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的观点已经不需要借助物质和精神之间的经验性的互动了,而是借助上帝的全能性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