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堡:新罗马诞生 Constantinople—A New Rome Is Born
君士坦丁一世庆祝新都城落成
这座城市在君士坦丁去世后被称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之城),它的落成仪式也许是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期间最为光辉的一刻。不到六年前,君士坦丁首次君临小小的希腊海港拜占庭,立于海角之上俯瞰分隔欧洲和亚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之定为罗马帝国崭新的都城。君士坦丁下令铸币以纪念“新罗马”的落成,而新城在许多方面都有意模仿了台伯河之上旧罗马的格局:同样建造在“七丘山”之上,划分为十四个行政区。君士坦丁堡同罗马一样有自己的元老院,建立粮食赈济制度(免费的补助粮),并有其他鼓励人口定居的政策。
但是有一项重大的差异。君士坦丁堡建城之始便是一座基督教城市,象征着罗马脱离过去的异教时代。君士坦丁在城中布置了大量的礼拜堂和长方形廊柱式教堂,其中许多教堂——包括建于公元325年的圣索菲亚(上帝圣智)大教堂——建于异教庙宇原址之上。
君士坦丁堡很快便在财富、人口和地位上超过了罗马,一千年来在拜占庭君主的统治下作为希腊语世界的文化、宗教和商业中心,直到公元1453年陷落于奥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后者将君士坦丁作为自己帝国的都城。由于土耳其人经常听到希腊居民以“eis ten polin”(意为“在城内”)代指君士坦丁堡,后来这一说法以土耳其语表达为“伊斯坦布尔”,即君士坦丁之城的新名,沿用至今。
1493年哈特曼·舍德尔所作木版画,刻画壁垒森严的君士坦丁堡
“……他(在城中)布置许多殉道者圣殿和华丽的建筑。”
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of Caesarea),《君士坦丁志》, 约公元3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