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动乱 Trouble in Prague
天主教摄政者被抛出窗外,引发三十年战争
1609—1610年冬天,建立詹姆斯镇的殖民者被敌对的土著居民囚禁在堡垒中,被迫以猫狗充饥。有人甚至吃掉了自己死去的妻子。
1613年,当地酋长波瓦坦之女波卡洪塔斯十七岁左右。她友善的帮助新来的殖民者,还喜欢兴高采烈、一丝不挂地在堡垒四周横翻筋斗。但殖民者劫持了波卡洪塔斯以勒索她的父亲。遭到酋长拒绝后,殖民者们喜欢上了波卡洪塔斯,向她传授《圣经》,并为她施洗,洗名定为丽贝卡以纪念《圣经》中以撒勇敢而机智的妻子。次年,波卡洪塔斯在詹姆斯镇的礼拜堂中嫁给了英格兰殖民者约翰·罗尔夫,波瓦坦没有参加婚礼,但也不反对。殖民者和美洲土著居民早已厌倦了长期争斗,这场婚姻帮助双方和解——这也许正是联姻的目的。英国人希望波卡洪塔斯可以带领所有土著居民皈依基督教。1616年,她和丈夫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托马斯来到英格兰募捐。英国人认为这位美丽的野蛮人很讨人喜欢,但波卡洪塔斯在返回弗吉尼亚途中得了重病,船行至格雷夫森德时去世,其坟墓至今仍位于圣乔治教堂。
一年后,波瓦坦去世,英国殖民者们更倾向于武力征服,而非和平共处。波卡洪塔斯之子托马斯·罗尔夫在英格兰长大,1640年移居弗吉尼亚,波卡洪塔斯的血统通过他遗传给千万白种美国人。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当地召开议会,贵族议员们决心对近来的政事发展提出抗议。施蒂里亚大公(Styria)、未来的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出任波西米亚国王,他不仅禁止非天主教徒担任公职,还下令拆除和关闭了克洛斯特格拉布和布洛瑙的新教教堂。议会没有听从当局的命令解散,反而按照图恩伯爵(Thurm)的建议冲进布拉格古堡的宫殿内,拘押两名天主教摄政马天尼(Martinitz)和斯拉瓦塔(Slavata),以无视国王赋予波西米亚宗教自由(1609)之罪对他们草草审判,宣布罪名成立,即决处罚以抛窗之刑——摄政者活了下来,天主教徒认为这是神干预的结果,而新教徒指出他们只是掉在了粪堆上才得以幸存。由此产生了 “抛出窗外”(defenestration)一词。
十六世纪末,约有四分之三的德国人信仰新教,很多人认为天主教会被彻底取代,但反宗教改革运动发展加快。
5月23日的抛窗事件引发了持续三十年的冲突。“三十年战争”因宗教而起,但随着波西米亚卷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同荷兰的战争,“三十年战争”变得错综复杂,涉及各方政治势力。1648年签署《西发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日耳曼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统治奥地利。
油画《布拉格抛窗事件》,“三十年战争”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