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催眠暗示能够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时间:2023-11-27 17:39:02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是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观点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人们在相处的时候会有一种不确定感。这样的不确定感一方面会让自己在面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的时候,从心底生出隔阂与抗拒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让自己深陷在种种猜忌和想象之中,人们在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来源于此的。

其实人们在被这个问题不断困扰的时候,可以在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给自己和他人一些积极的暗示,因为催眠的技巧其实是建立在人们大脑工作上的一种技巧,沟通的信息会在人们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之间相互传递。正确的自我催眠暗示,以及积极向上的催眠暗示,能够降低对大脑的阻抗,建立准确且良好的信息交流的氛围。如果交流的双方都懂得该怎样进行积极的暗示以及自我催眠,那么,两个人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会一直处在一种正能量的气场回旋之中,这就像是我国古代的“太极”所形成的气场一样,这会对交流中的两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众多优秀的催眠师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技巧。

积极的催眠暗示能够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1)暗示对方的地位对自己很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尊重,所以在人际交往方面,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尊重他,就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暗示,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呢?

①暗示对方已经有的某些优秀品质

很多人在交际中会担心对方缺少某种品质,其实这正是因为人们在内心深处希望对方拥有这种品质。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你想要让对方拥有你希望的品质,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对方觉得你相信他有这样的品质,也就是向对方做出相应的心理暗示。

艾瑞琼斯平时的工作很忙,他想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家庭,但是他以前请的保姆中很多人都让他不满意,她们不是不认真干活,就是手脚不干净,所以他总是担心新的保姆也这样。他的朋友给他提了很多建议,比如制定一些政策,但是他总觉得这样的方法不会有效。

最终,一个心理学家告诉了他一个办法,他决定试试。心理学家告诉他,可以在保姆来的第一天,就非常真诚地告诉保姆:“你的上司之所以把你推荐给我,是因为他们说,你是一个勤劳、诚实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是最好的,我的家一定会因为你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好。”并且,在之后还要经常性地重复说这样的话。艾瑞琼斯按照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做了,果然,新来的这位保姆做得不错,尤其是在他说完类似的话之后,这位保姆表现得更加积极了。

在这个例子中,“相信”“一定”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加了保姆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认同感,通常在这样的语言面前,即使对方还有其他的心思与想法,一般都会先放下,然后积极地回应对方,做出与对方所说相符合的行为。

②暗示对方具有权威性

生活中没有人会喜欢按照别人的想法去做事,没有人会喜欢总是被别人指挥,相反,几乎人人都喜欢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能让对方感受到他的权威,那么就能更容易获得与对方合作的机会。

森德是一位在某个领域很出色的人,虽然工作很多,但是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来没有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身边有很多的有力助手帮他处理各种事情。曾经有人问他:“你怎么能保证你的助手会做到你想要的结果呢?”森德没有回答他,而是邀请他参加了一次自己的学术会议。在这次的会议现场,森德做了一个汇报工作。他在演讲台上很真诚地表扬了他的一个助手,他赞扬他的助手在他所负责的工作方面其能力已经达到了专家的水平。会议结束之后,森德对向他提问的人说:“告诉对方他是权威的,他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权威能做的事情。”

(2)真诚地肯定与赞扬对方

曾经有一个名叫江本胜的日本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叫作“水知道答案”。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准备两杯一样的水,然后让参加实验的人每天都对着其中一杯水说赞扬的话语,而对另外一杯水说批评的话。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显微镜观察这两杯水,江本胜发现那杯经常被赞扬的水的晶型很整齐,也很漂亮,而那杯经常被批评的水的晶型则显得很凌乱。

从生理上来说,人体构成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水,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在现实中总是听到赞扬的话,那么他体内的水的晶型就会变得整齐而美好,生理研究表明,这样的晶型结构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赞扬是能让对方感到愉悦从而对自己产生好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赞扬是一种特殊的认同方式,他认同了对方所拥有的某些优秀品格。一般情况下,赞扬对方的人格、能力要比赞扬其他方面有效得多,所以说,在与人交往中,可以经常用赞扬的语言来催眠别人。

(3)不要总是否定别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在于找到对双方有利的方面。对于那些不能认同的方面,要做到能认同他们的存在性,明白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并且每一件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就是说一件你看起来很消极的事,对于对方来说一定有着些的正面动机。如果你不认同并且厌恶这些东西,就会让对方直接感受到你的厌恶,从而产生对你的排斥,造成人际交往中的困扰。

事实上,没有任何两个人会对同一件事持有完全相同的看法,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彼此不断的交流中,用双方不同的看法带来各自的成长。所以,在面对自己不认同的人或者是事的时候,不要完全否定对方,可以给对方足够的心理暗示,告诉他我承认你的看法,但是同时我还有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暗示对方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但是”,而应该用“同时”这样的词语。因为“但是”这样的词语总是让人们感觉得到否定的含义,会让人产生排斥感。比如,你的朋友新买了一件衣服,然后很高兴地拿给你看,你觉得这件衣服的颜色并不适合她,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你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告诉她:①你的衣服颜色不好看。②衣服很漂亮,但就是颜色不太好看。③裙子很漂亮,同时,如果颜色能够再暗一点,你穿起来会更漂亮。

这三种说法中,如果采用第一种说法,你的朋友肯定不会太高兴,她会想:这是我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是我最满意的一件,他的意思是不是说我的审美有问题呢?第二种虽然比第一种要委婉一些,但还是会让人感觉不高兴,她会想:他是想说我眼光不好,只是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罢了。只有第三种说法会让人在听懂你的暗示的同时,还能感到比较舒服。

除了这些之外,在沟通中,非语言因素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生活中很多误解都是由于没有注意到非语言因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自己说的是一句好话,对方却听成了一句坏话。在这样的误解中,语言因素只占据7%的比例,占据重要比例的是手势、动作、眼神等,接下来是语调、音高、语速等,这充分说明了在交流中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人们都会用“你说得对”这样的话语来表示对对方的肯定,这样的话语常常会受到对方“是不是真的”这样的质疑,但是实践证明,如果能适当地运用非语言因素,就能达到让对方相信的效果。比如眼神与表情的表达,在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用专注的眼神与微笑的表情直接面对对方,还可以用语调的变化,比如尾音的重复来表达肯定,就是说在对方说了一句话之后,你重复他话语中的后半部分,就像有人说了一句“现在的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然后,你回应对方说“嗯,是越来越冷了”。这时候,对方一定会感觉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