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理暗示打开心灵缺陷的突破口

时间:2024-12-02 17:17:04

人们的心理疾病往往跟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如果人们不改变自己的某些想法,有些时候即便是去看心理医生,自己的病情也未必就能够很快被治好。人们对于自己心理疾病的治疗,在通常情况下都还是需要自己的积极配合才可以的。因为人们的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当人们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许可以得到及时准确快速的治疗,但是,如果心理出现了问题,可能就不会得到那么及时准确和快速的治疗了。这种现象正是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认识所造成的,不过,一旦发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在求助心理医生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是可以进行自我治疗的,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心理暗示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这种力量能够让人们坚定自己心中的意念。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利用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使用一些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去除自己心中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心理暗示的力量和效果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心理暗示可以让心理疾病患者在短时间内就改变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甚至有些时候还有可能把自己原本消极的心态变成积极的。

通过心理暗示打开心灵缺陷的突破口

事实上,人们只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接受暗示也是人们的心理特性之一,它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根据之前形成的经验来迅速捕捉现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一个人在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被这个环境所“同化”,这是因为,现有的环境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暗示,并且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会改变。

因此,可以这样说,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但心理暗示也是有好坏强弱之分的。人们没有办法控制外界给予自己心理暗示的好或坏,不论是否愿意,人们都会受到这种心理暗示的影响——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催眠从属于心理暗示,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不过心理暗示和催眠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通常,在催眠的时候,催眠师会让被催眠者彻底失去意识,将对方的潜意识暴露出来,这样的技术只有心理医生才能够做得到;但是心理暗示完全不需要这么麻烦,心理暗示十分常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多。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都受到过心理暗示的影响,比如说平时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视广告对人们的购物心理就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其实,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们接受外界或者是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等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或者环境通过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在无意中会接收到这种信息提示,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为简单和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设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会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生来就有一种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而人们的这种倾向是完全不受别人的干涉和控制的。基于这一点可以看出,暗示的作用往往会比直接对别人进行劝说或者指示命令更好一些。如果大人们在让孩子去睡觉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命令孩子:“赶快去睡觉!”这样往往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些时候甚至会让孩子们更加兴奋,不愿意睡去。此时,家长不妨抽出一点时间,给躺在被窝里的宝宝讲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内容就是和睡觉有关的,这样在无形之中就给了孩子一个心理暗示,孩子很快就会进入梦乡了。

在美国的田纳西州,新建了一座工厂,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从附近的农村招募过来的。这些人之前都习惯了田间耕作的生活,呼吸惯了田野中清新的空气,所以,刚刚到工厂来的时候,很多工人都不习惯车间的工作环境,他们总是感觉车间里的空气太少了,因而顾虑重重,甚至有很多人时常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因此,工厂的效率一直都不是很好。

后来,工厂的老板得知此事后,就让人在车间的窗户上系上了一条条材质轻薄的丝绸,这些丝绸不断地在空中飘动着,暗示着有新鲜的空气不断从窗户涌进来。工人们看到轻飘的丝绸,突然之间就感到工厂里面的空气变得十分充足和清新,如此一来,工人们胸闷气短的状况也就不治而愈了。工人们的“心病”得以去除,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暗示对人们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很多原本生机勃勃的人,在得知自己身患某种疾病之后,马上就会变得萎靡不振,不出几日,病情就会加重,甚至还会在短时间内去世。

瑞典有一位老妇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原本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当地教堂的牧师在一天之内去探望了她三次,正是因为牧师给出的这样一个暗示,让老妇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不出几日,她便因为精神崩溃而去世了。

不过,心理暗示也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心理暗示能够发掘人们的记忆潜能。在临床中,心理暗示能够用来辅助治疗某些疾病,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单独用来治疗疾病。通常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会采用语言或者是非语言的手段来间接且含蓄地对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的暗示影响,以便引导患者顺从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从而达到治愈心理疾病的目的。

心理暗示能够打开人们心理缺陷的突破口,从而达到治愈人们心理疾病的目的。有一位太太的丈夫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这位太太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一时间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整日以泪洗面,导致双目失明。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她去医院进行完检查之后,医生却告诉她,她眼睛的结构好好的,完全没有病变的痕迹,医生们断定她是心理性失明。后来,医生们组织会诊,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也没有治好这位太太的眼疾。

后来有一位医生建议使用催眠术来对这位太太进行治疗,于是他们找到了著名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艾瑞克森在对这位太太进行催眠之后开始对她进行心理暗示:“太太,现在我数五个数,当我数到五的时候,你就会醒来,当你醒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又能看见东西了。”之后,艾瑞克森很缓慢地数着:“一……二……三……四……五。”话音刚落,这位太太就从催眠状态中醒了过来,在醒来之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完全恢复了。

艾瑞克森的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能够治愈人们心理疾病的例子。其实,心理暗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眠师在被催眠者心中的威信。如果威信较高的话,那么催眠师所发出的心理暗示的作用就会十分明显;如果威信相对较低的话,催眠师发出的心理暗示的作用就会十分微弱,有些时候甚至还不会有反应。

通常,催眠师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的时候,表达得越是含蓄,所起到的效果越好。所以,人们在心理咨询或者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避免使用命令的方式向对方提出要求。如果能够巧妙且含蓄地表达出来,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有很多犯罪嫌疑人会利用人们这种普遍的容易接受暗示的心理特征来实施作案。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方面的犯罪要比实际行为的犯罪更加让人感到恐惧,尤其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心理暗示来操纵被害者的思维以达到自己犯罪目的的行为,更是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但是,心理暗示并不一定会对所有的人都起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害者的心理素质比较强,那么,犯罪嫌疑人对被害者的心理暗示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此外,随着刑侦科学的发展,很多的刑侦专家们也在与时俱进,学会了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对案件进行仔细甄别,以期能够从中发现细微的蛛丝马迹,在日后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能够巧妙地还原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全过程,然后再运用这种推理,以暗示的方法审讯犯罪嫌疑人,从而有效地打开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心理暗示已经成为了破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