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批评我,但我要怀疑你-偏执型人格障碍

时间:2024-12-02 12:08:04

【精神病自测】

看看你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多严重

不准批评我,但我要怀疑你-偏执型人格障碍

请你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回忆你最近的情形,根据实际回答下面问题。

1.你是否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

2.你是否容易长久地记仇,即不肯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你的人?

3.你是否易猜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4.你是否与现实环境不相称地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

5.你是否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

6.你是否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

7.你是否将与自己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

“阴谋”?

8. 你是否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以上8个问题中,如果你的回答有2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可能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倾向;如果你的回答有4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很有可能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建议到专业机构做一下鉴定。

【问 题】

狂妄的自信

大学时候的好友S,叫她S是因为她的身材确实很S,人也漂亮。不过她的感情一直不太顺利,用她的话说就是总是遇到“极品”“奇葩”“人渣”。这次S异常崩溃,说是遇到了“奇葩中的极品人渣”。

还没等我们开始说呢,一个男人就冲了过来,指着S的鼻子:“怪不得你跟我分手!原来是到这里来会男人!”

我当时就郁闷了。虽然我很平板,但是貌似还能看出是女人吧。

S无奈地看看我,一脸的受不了,起身要把这个男的拉出去。可是他却大喊大叫:“昨天说是跟你领导陪客户吃饭,回家那么晚!鬼才相信!你是不是找借口跟你那个领导去约会了?还是说,是你的那个什么客户看上你了,你为了签单就直接献身?我就知道你是个不安分的女人!今天还来会小情人了。”他看看我,似乎终于确定了我是个女人,又大喊道,“你弄个女的在这糊弄我!让那个男人出来,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这对狗男女!”

S被惹火了,一边拉他一边骂,结果他把S推倒在地上,跨上去两步,啪啪就是几个耳光。我连忙上去阻止,顺便打电话叫了保安上来。

看到S痛哭不已,他似乎清醒过来了,跪在地上求S原谅:“都是因为我太爱你了。我不能失去你……在公司他们都处处跟我作对,你不能也跟我作对……到处都是阴谋!他们恨不得让我死!我每天晚上都失眠……你别离开我……”

这时候保安已经赶到,礼貌地请他出去。他马上又失控了。

后来我又对S的这位“奇葩中的极品人渣”男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发现他就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偏执型人格障也叫作“妄想型人格障碍”,常被描述为“诡辩型”“狂妄的自信”。他们往往把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自我意识过盛,不可一世,常常会摆出一副“我就是神”的姿态,仿佛世间的一切对于他们而言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掌心。他们那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看起来简直光芒万丈。

但是,这种自信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这种过度的自信相匹配。所谓的“能力”“优秀”都只是他们自我麻痹的妄想。

因此,他们注定了从妄想走入现实的时候会受到挫折,因为真实的他们和他们自我认知中的自己完全不同。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变得异常敏感激动,无法接受事实。同时,他们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会找各种客观原因进行诡辩。“如果我没做好一件事情,那肯定不能怪我啊,都怪老板催得太急,同事脑筋不开窍,楼下的狗叫得太大声,全球变暖导致我思路不顺畅……”

在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眼中,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害了自己。所以,他们对人充满了敌意,任何人的细小的行为,不论是出于好意或者无意,在他们眼里都是对他们的挑衅甚至是伤害。他们会长时间地记仇,并且极端地维护个人权利。他们还特别擅长猜疑,任何一件小事都能让他们在脑海中衍生出惊天大案件,尤其是会怀疑伴侣的忠诚。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头上不知道被戴了多少顶绿帽子。他们会暴躁易怒,出手打人,但是过后可能又会道歉求得原谅,如此反复。

所以,他们最后会得出一个结论:“全世界都联合起来欺骗我、嫉妒我、陷害我、伤害我!”

患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的病因很可能起源于儿童时期的一些经历,他们可能经常承受来自他人,如父母等的愤怒情绪、打骂行为,甚至各种羞辱,这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让他们的情感产生扭曲和缺陷,造成精神上的紧张和怀疑。同时,他们会学习到这些愤怒和狂妄,并在长大后投射到他人身上。

还拿S的这位男友来说,后来我们了解到,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酗酒并对他进行虐打、体罚,让他挨饿等,还经常不让他上学。事后,父亲会感到后悔并买东西给他作为补偿。可以说,他的性格是受到他父亲很大影响的。

【案 例】

嫉妒我的优秀?就凭你们?

说到偏执型人格障碍,我想到了历史上的晁错。

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文景之治和七国之乱的时候都会提到他。晁错这个人呢,很有才华。汉文帝的时候,太子就很重用他。等到太子当了皇帝,成为了汉景帝,晁错就成为了重臣,为景帝出谋划策。比如,加强中央集权,削藩,重视农业等等。汉景帝呢,也觉得不错,但是对于削藩这事儿就犹豫再三了。这时候七国一看,趁机会赶紧反啊,不然等皇帝寻思过来了,自己就等着挨收拾了。于是,他们就反了。汉景帝一看,完了,打不过,就听了小人之言,杀了晁错,以期平息七国之怨。

其实,晁错的想法都是好的,但做法欠佳,关键问题就出在他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上。

晁错是个什么人呢?我是忠臣,你们不听我的,跟我唱反调,你们就都是奸臣;我是忠臣,皇帝你听我的建议,你就是明君,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你就是昏君。所以,谁也不能说他不对,不然他直接就把你拍死在昏君和奸臣的名声下。所以他的同僚们都很不待见他,连皇帝也对他有了想法。他主张削藩这件事情,也延续了他一贯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风格。他制定了各种法条,意思就是我是忠臣,我制定的东西你们这些封地的王公们都要遵守,不然你们就是反贼,我让皇帝收拾你们。

矛盾一下被激化了,不仅削藩这事没办成,汉景帝当了缩头乌龟,晁错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下面再看一个案例。

花生哥说有个朋友想要跟我聊聊,我简单了解了一下这个人,觉得有点儿意思,于是同意见一面聊聊。

“我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学习特别好,各方面也都很出色。我愿意主动帮助别人,因为我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不过,他们却不领情,总是嫉妒我的才华。他们总是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都知道的。他们还妄图排挤我,疏远我,不过没得逞。其实,我也不屑于跟他们玩儿。他们都是垃圾。但是我就是要证明,我是最强的,他们谁也奈何不了我。

“到了大学的时候,我进入了学生会。里面简直是一团糟!乌烟瘴气。要是我当会长,肯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惧怕我的想法,居然说我不服从管理,把我开除了。哼,那是他们的损失!大学课堂上,我经常和老师辩论。他们说不过我,只好说我是不可理喻。哈哈,你说多可笑。

“当时也有心理辅导员找过我,还说什么其实我有自卑的地方。放屁!我这么优秀还会自卑吗?真是天方夜谭!我觉得那个老师简直就是疯了。我想,一定是他们联合起来,想要强迫我承认自己有自卑的地方,然后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打击我。我才不会上当呢。”

“说实话,这样的学校真是不念也罢。所以,我干脆就退学了,然后找了一份工作。唉,真是人心险恶啊!他们居然说我能力不足。哈哈,我能力不足?我承认有的地方确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他们也不看看客观原因。什么条件都没有就让我做,还嫌我做得不好。也就是我吧,换了别人这破活儿连接都不敢接。

“老板还假惺惺地找我谈心,说我不够团结,说我不信任自己的同事。笑话!我为什么要信任他们?等我做出成绩,让他们领功?我看这老板就是藏着坏心眼,就是要整我!果然,没多久,他就要辞了我。我也不稀罕他这工作。不过,我早晚会让他后悔的。

“中间又换了几份工作。到处都是一样,世态炎凉啊,人们就是看不得我比他们优秀,处处为难我。哼,我可不会坐以待毙。我狠狠回击他们,让他们哭去吧。

“这中间我交了一个女朋友。一开始还不错,温柔漂亮,百依百顺。可是时间长了就不对劲了。天天盯着别的男人看,还总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招摇过市。你说那是要招蜂引蝶吗?我就偷偷跟着她,看她是不是跟野男人约会去了。只要让我抓住,我就打残那对狗男女。可惜他们太狡猾,每次都让我扑空。

“她发现我跟着她,居然还质问我。你说她出去偷汉子还有理了,还要跟我分手。要不是外面早有男人了,能跟我分手吗?简直要气死我了。

“到了现在,花生哥说我心理有问题,让我跟你聊。有什么好聊的?他是为了帮我,还是你要帮我?算了吧,我是看透了。你们就别再玩儿小伎俩了……”

【现 象】

网络暴民、肆意“人肉”……躲在网络背后,你是不是从不控制自己?

记得看过这么一部小说,小说里有一个隐藏于普通人中的杀手,这个杀手将自己视为城市的守护者和审判者。

小说中,杀手将一些人锁定为目标,将他们杀害,以进行“裁决”。网络上的人则将其视为“英雄”。通常,杀手在抓到某个“全民公敌”的人物之后,会将其身上放满炸药,直播到网络上,并且声称要在一定时间内(如十分钟)有一定数量(如一万个)网民写下“同意杀了他”,他才会动手。

于是,一场真人杀戮秀演变成了网络上的全民狂欢。人们躲在电脑后面,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一方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方面怀着“反正人不是我杀的”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推波助澜。

当然小说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的,但是,网络暴民的破坏力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真实的生活中,网络暴民也无处不在。网络暴民们擅长将一切问题上纲上线,然后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俯视一切的姿态进行评论;同时,他们不忘恶意地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态度偏激,语言恶劣;最后,这一切还有可能回归到现实之中,发动“集体的力量”进行“人肉”搜索,令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下子被推到众人面前,使其受到骚扰、恐吓以及种种负面对待,精神上难以忍受。

例如,在2013年,百度贴吧中有人声称自己的偶像“一场演唱会够C罗他们踢一辈子足球的!”并将类似言论到处散播,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反响。这时候,一大拨球迷们和充满“正义感”捍卫“真理”的网民们站了出来,对散播这种言论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加疯狂的语言铺天盖地地进行羞辱性回击,还进行了“爆吧”。除此之外,他们还将此人的电话、住址、家人等信息“人肉”搜索出来,对其进行威胁恐吓。当事人一度崩溃,频频致歉,甚至想要自杀。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我们且称当事人为小C。首先,小C的做法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不仅不对,而且无知。且不说别的,小C的偶像和C罗这两个人从各种意义上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啊,能把他们放到一起比已经很奇葩了,居然还能说出来这样的话。其次,足球是世界级的运动,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能语出不逊。另外,如果有人蔑视你的偶像你肯定生气,那么,你也不要蔑视他人的最爱。

所以,小C的言论肯定是欠缺思考的,确实容易让人心生厌烦。

但是,只因为这么一句不当的言论,小C就要受到如此的攻击吗?

在网上,网民们对其进行道德审判,并用“爆吧”的手段对其制裁,充分发挥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隐藏在电脑背后,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偏激、无聊,将语言暴力发挥到极致。有的人并不是球迷,也并没有自己的立场,只是顺应“潮流”、跟风而上,在一派狂潮中宣泄着自己的压力。

不止如此,网民们还将其个人信息“人肉”出来并公布,煽动更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监视、威胁、谩骂等。

网络暴民有几个特点。一是轻信谣传,不负责任。他们往往并不知道事件本身的真假,而是听到这样的言论,便马上加入声讨大军之中,口诛笔伐,决不轻饶。二是“道德感”“正义感”上身,从“道德”等高层次对人进行批判,身负“正义感”,认为自己是在为“道德”和“正义”辩护,因而口不择言,愤怒蛮横,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三是矫枉过正,本来只是想要纠正某种言论或者行为,结果言辞偏执,手段激烈,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四是分不清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网络暴民往往擅长“人肉”搜索,将事件的当事人掘地三尺地挖出来,连同祖宗八辈都调查清楚,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对其进行谩骂和伤害。

网络暴民离开网络,脱下那层冰冷而狂热的面具,都是些什么人呢?学生、上班族、工人、小老板……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甚至是平时很宽容爱笑的人。可是,同样是这些人,一旦披上网络的外衣就很容易用语言暴力的形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没有人知道网络的那头是谁,就算知道了,毕竟法不责众。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人们很容易化身为网络暴民,成为网络上的偏执狂。

【解 答】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解药:学会信任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认知偏激,总是会有很多不合理的观念,如“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睚眦必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只有我最正确”“别人都不能比我好”等。这些认知模式是必须要被修正的,其中的不合理部分一定要被摒弃。

例如,“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这种想法,你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看,实际上是“我在针对所有人”。“睚眦必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睚眦必报,心胸狭窄,实际上我已经输了”。“只有我最正确”,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并不只有我最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别人都不能比我好”,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过分嫉妒别人,是因为我没办法做到比别人好”。

在看到了自己的想法背后的潜台词后,你可能感到无法接受。那么,你首先应该平静下来,仔细思考,看看是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有一个大前提,即你是所有人围绕的中心,被所有人严重关注着,他们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以研究如何针对你。事实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你对所有的人都怀有敌意,真正的敌对的源头在你自己的心里。

请分析上面的每一个观点,剔除其中的不合理观念。也请你将自己的认知一一列出,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一些偏激的观点,将它们转化成为合理的观念。

在修正了认识模式之后,你要收缩一下你那膨胀的自我感,学会低头与谦卑。首先去向你的父母和爱人认错吧,这么多年你对待他们的方式都那么偏激,从来都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你应该向他们承认自己确实有做错的地方,希望求得他们的原谅,并且表明自己要改正的决心。

其次,学会建立信任关系。也许你已经习惯了怀疑,忘记了什么是信任。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坦诚。尤其是在与父母、爱人的亲密关系中。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就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要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不要一谈到触及你神经的敏感问题就马上暴跳如雷或者全部推翻。他们是站在你这边的。你一直用偏激的方式对待他们,恐怕你不止一次地伤害过他们,而他们还是你的家人,这绝对就是真爱了。所以,你一定要和他们深入沟通,重新构筑彼此的信任。

接下来,你应该增强安全感。以往,你总是通过敌意、怀疑、攻击别人来获得安全感,你觉得那样的自己很强大。可是,事实上,那样的你外强中干。你的怀疑和敌意正是你缺乏安全感、自身不够强大的表现。你需要的不是外表的凶悍,不是对别人的攻击,而是内心的强大。你已经有了父母、爱人的支持,你已经获得了你的第一层堡垒。接着,你应该可以继续修筑你的堡垒,用你对他人的友善,用你的工作能力的提升,用你的努力奋进等。你会发现,自己经营的安全感,比从别人那里抢夺来的安全感要可靠得多。

你还应该提升你的社交能力,懂得尊重与感恩。不论是同学也好同事也好,在一起学习或者共事都是一种缘分。你应该感谢这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他们有的给了你很多帮助,有的则会给你上生动的一课,有的萍水相逢,有的却陪伴多年。虽然平时摩擦吵闹都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也正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生存法则】

利用6种效应告别偏执狂

1. 安泰效应

古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安泰效应。安泰效应指的是,许多能力都要在相应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一旦必要的条件没有了,那么这些能力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在现代社交环境中,安泰效应往往指的就是要学会合理地依靠他人的力量,否则自己的能力就无法顺利发挥出来。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紧张、多疑、易怨恨,常常曲解身边人的意图,因此,经常与环境格格不入,无法融入到群体中去。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应当明白,自己也是集体中的一部分。很多事情如果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则会事半功倍。

2.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也叫作“向上爬原理”,指的是组织习惯于对在某个岗位上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晋升的奖励,员工也往往尽可能地抓住晋升的机会,“向上爬”。但是,在某个岗位上表现出色的员工在得到晋升后,并不能胜任新的工作,很有可能碌碌无为,甚至带来损失。比如,有的销售员舌灿莲花、业绩一流,却不会处理管理类的工作,一旦晋升其为销售团队的负责人,这位销售员本身的销售长项不仅被掩盖,个人工作压力直线上升,还会给整个销售团队的正常运作带来阻力,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晋升。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时常处于怀疑的状态中,并对身边的人抱有敌意,好胜心强,可能会过度追求晋升带来的成就感。但是事实上,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更应该在擅长的领域内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否则,一旦到达一个与自己不相称的位置,就会增加紧张、疲劳、怀疑、易怒等情绪,且不论对他人的影响,仅对于自身而言,不良情绪的增加会导致紧张、焦虑、过分警惕、孤僻,甚至会产生妄想。

3.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就是拆屋效应。你先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再提出较小的相对合理的要求,就很容易被满足了。?

拆屋效应是一种心理学“计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如,你想要去朋友家住一个晚上,你觉得按照妈妈的个性一定不会同意。于是,你说:“我要去朋友家住一个礼拜。”这时候,妈妈当然是坚决反对的。然后你提出:“那我就去一天吧。”因为和一个礼拜相比,一天是小而合理的要求,那么,妈妈做出让步的可能性就很大。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因自身的多疑和自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摩擦和怨恨。在运用拆屋效应之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适当掌握话术,减少自身的攻击性,与人较好互动。

4. 达维多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不断让自己的产品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就是达维多效应。

这一点在电子产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就苹果而言,为了保持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它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它的旧的产品并不是不能用了,如iPhone 4现在依旧可以使用。在经历了iPhone 4S、 iPhone 5、 iPhone 5S之后,现在iPhone 6一面世,就迅速在全球引发了抢购狂潮。

对于个人来说,达维多效应同样适用。只有时刻自我超越,才不会被别人超越。只有自己不断刷新纪录,才能一直保持领先。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敏感多疑,认为他人总是意图对自己不利,从而让自己紧张失眠。那么,只要让自己比之前更加优秀,不论是谁都不能伤害到你。同时,患者将精力用在自我提升上,也就减少了怀疑和怨恨别人的时间。

5.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些有意思的智力题。实验开始的第一个阶段,所有被试者统一无奖励地答题。在第二个阶段,被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解开一题可获得1美元奖励,而第二组继续无报酬答题。第三个阶段为休息时间,所有被试者可以自由活动,然后看他们是否愿意继续答题。

事实证明,第一组在第二个阶段有奖励的情况下非常努力,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继续答题的人很少。这表明兴趣和努力都下降了。第二组在始终无奖励的情况下,到了第三个阶段,则有较多人愿意在休息的时间继续答题,即表明兴趣和努力都在提升。

这个实验说明,在一项活动能够给你带来内在报酬的时候,如果同时增加了外在报酬,那么工作动机反而会下降。很多人拥有一项爱好的时候非常满足,但是当爱好成了工作之后,反而失去了之前的兴趣。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从事一项活动的时候,更加应该关注其内在报酬,也就是心理满足感。在关注内在报酬而从事活动的时候,内心将获得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有利于让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关注自身,从而减少对他人的怀疑和怨恨感。

6. 投射效应

有个成语叫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也以为别人都是心胸狭窄。这就是投射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将自己的感情、心态、想法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忽略事实,在认知过程中将自己的这些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爱嫉妒,就会认为他人也爱嫉妒。一个人喜欢某位明星,就会认为别人也都喜欢,并且对于不喜欢此明星的人完全无法理解。一个人有某种想法,就觉得他人也应该有这种想法,就算自己不说出来,他人也能明白。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认为他人对自己抱有敌意,往往是将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投射出去,因此才会觉得人人都对自己有敌意。自己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某些地方做得不足,也会将其投射出去觉得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们是在诋毁自己、嫉妒自己、排挤自己。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源自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投射。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应该尽量平复自己紧张激动的心情,将猜疑的内容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照,看看是不是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