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思考进行想象

时间:2024-06-29 05:53:03

当阅读一段描述性的诗歌、历史、游记或者小说时,我们并不需要想象其描述的场景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内容,但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理解内容的话就不可能正确地展开想象。但是,此时作者的目的恰恰在于唤起读者的想象,如果由于阅读过于仓促或自身能力的限制,而使我们没能在头脑中构建出场景表象的话,那作者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因为他的目标不是对一般性的原理加以讨论,而是对特定的人物和场景进行描摹,他希望读者不仅认识他们,而且能够尽可能地熟悉他们;由于读者无法通过直接的知觉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使用文字来指导相关表象的构建。以《古舟子咏》 18 中的描述性段落为例,在其中一节中,老水手描述了他借助月光的照耀,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之上目睹上帝之造物的场景。你可能只是泛泛地读完这一段,这足以让你清楚它的内容:老水手看见各种颜色的海蛇在船边游弋等;但只有通过反复品味、充分想象,这段文字的魅力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想象也被称为“解释性”的。它需要想象者努力构建出一幅景象,但该过程是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的——应该选择哪些表象作为组合的素材,最终形成的整体表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者通过我们对其文字的理解来对想象过程进行指导。当然,有时他的要求超出了读者力所能及的范围。我们可能会像从来没见过雪的孩子那样,缺乏想象所必需的原始表象。或者当时的知觉状态使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唤起适当的表象——当处在狂风暴雨之中时,我们就很难想象风平浪静的场景。又或者是我们不能按照作者的要求将各个细节恰当地组合起来:例如,我们能够想象出女主角的某些特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组合成一张完整的面孔。另外,严格来说,当我们试图完全自主地描绘出一幅想象图景时,我们的心理活动通常既有想象的因素,同时也包括思维的成分。心理学家还对想象和幻想进行了区分。在幻想时,我们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头脑中出现的表象主要取决于联想原则,思绪不会遵循任何的既定计划,而是会随意地跳跃驰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儿童讲述的故事通常表现出更多的幻想而非想象:他们很少能够连贯地构思一个情节或是形成连续的思维。儿童很容易因为新颖的幻想而偏离主题,就像他们很容易被新的知觉对象分走注意力一样;在此之后思维才会开始运作,这时儿童会对自己的表象进行认知,并将它们付诸语言。而当年长些的人讲故事时,思维从一开始就会参与进来。他们的故事总是“关于”某个主题的,即使只是对一幅想象的场景进行描述,他们也会先思考它的轮廓框架、想象它的大概模样,然后才会对具体的细节进行填充。当故事更加复杂时,其大部分内容通常不会涉及太多的想象场景;因此,即使是《古舟子咏》这样充满瑰丽想象的诗篇中也包含了一些完全不需要想象的章节,而很多小说则几乎没有想象场景出现。一个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虚构的故事也有其内部的一致性。当写作一部普通的小说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避免让的人物同时出现在两个地点,或是做出任何其他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给儿童看的神话故事,其中的想象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类似,在那些包含适当想象的篇章中,我们也不会任由幻想天马行空,而是努力将各种细节组合成一幅和谐的画卷。因此,如同实际推理或理论推理一样,想象的驰骋也是在目的的控制下进行的。当然,讲故事的人不会总是在一开始就完全计划好所有的情节;他可能会发现故事走向了自己预料之外的方向。科学工作者在做研究时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虽然如此,这两种心理行为实际上都遵循着目的设定的路径,而不是毫无章法的。

通过思考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