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情

时间:2024-12-02 11:35:03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考察的情绪都是直接由环境刺激引起的,这些刺激一般与个体的兴趣或目的密切相关。但读者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的情绪体验并不都是被环境直接唤起的,还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看到朋友因为不公平的待遇而愤怒,你也会同样感到愤愤不平;你会分担他失败时的痛苦,也会分享他成功时的喜悦。因此,观察或推测到他人正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中会使我们产生与之相似的情绪感受,这类情绪被称为“同情性”。与愤怒或恐惧等不同,这里所说的“同情”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情绪,读者需要将它与日常用语中大体等同于“怜悯”的同情区分开来,因此,我们会对另一个人的愤怒、喜悦、悲伤或其他情绪表示同情,或者说能够感同身受。

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早出现的同情性情绪被称为“情感传染”,它与初级的模仿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感传染广泛存在于各种群居性动物中,当然,在非常小的儿童身上也可以观察到它的出现。如果有人去吓唬一群白嘴鸦中的某一只,或者牛群中的某一头牛,那么群体中的所有动物都会表现得像是自己受到了惊吓一样;一旦你的某只狗开始对着邮递员怒吼,附近所有的狗都会跟着狂叫;婴儿会因为听见他人的哭声而哭泣,也会因为看见别人的笑容而开始微笑。我们在所有这些例子中都可以看到,情绪的表达从一个个体开始,迅速传播扩散到其他的个体,与此同时,情绪本身也很可能发生了传递。当然,类似现象也会发生在成人身上,同伴开心时我们也会感到快乐,而晚宴上一张愁眉苦脸的面孔会浇熄所有参加者的热情。那些刚刚脱离婴儿期的幼儿当然也不例外,同情性情绪在他们身上通常表现得特别强烈。下面是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例子,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正在哭泣,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道:“因为我可怜的丈夫过世了,他去了天堂。”——这其实是他的保姆对自己眼泪的解释。尽管这个孩子的理由在我们看来非常荒诞无稽,但他表现出的情绪并非装模作样,而完完全全是真心实意的。

什么是同情

可以看出,“情感传染”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同情类型。上面提到的男孩的情绪并不是出于对保姆的感同身受。他产生了与保姆相似的情绪,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理解了保姆的遭遇,而是由于看到了她的眼泪;换言之,男孩的同情只是针对情绪的外在表现的,他还不能理解更深层次的、个体化的原因。而一个富有同情能力的成人就不会只是简单地复制这位妇人的情绪,他能够理解事情的现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它的发展,因此,比起男孩所感受到的悲伤,他的感受可能与保姆的情绪在某些特征上更为相似。然而,只有当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之后,这种更高级的同情才可能出现。

在想象和思维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对不在眼前的人产生同情。某位远方的朋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或实现了长久的目标,得知这个消息后,由于我们对他的性格非常熟悉,因此可以大致推测出这件事对他的影响。这样,我们就能够分享他的悲伤或者喜悦。我们甚至能够对素不相识的人——例如在报纸上读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同情;尽管这时我们的感情很可能存在偏差,因为我们对其个性并不了解。

同情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不能理解一个人的个性,我们就难以对他产生真正的同情。虽然我们可能经常见到这个人,但如果对他的个性一无所知,我们就不能根据自己或朋友的经验来推测他的反应,因而也不能体会到他的情绪。他的感情可能跟我的有着天差地别:我所厌恶的正是他所喜欢的,我觉得走投无路的困境对他来说只需举手之劳便可解决,我认为无关紧要的琐事却使他悲伤难耐,当我怒火冲天时他却冷静自若,而当我毫无畏惧时他却可能惊恐万分。因此,除了生老病死之类的人生大事能够引起全人类相似的情绪反应之外,在其他事情上,撒克逊人会发现凯尔特人的情感难以理解,欧洲人与东方人、黑人与白人之间也是如此,更不用提老人与青年了。我们很可能会听到某个非常聪明又善于思考的十岁女孩说“大人永远都不能理解小孩”,她坚称这是一条从无例外的原则。她很可能是正确的,无论我们保持着多么美好的愿望、付出了多么艰苦的努力,都难以弥补这种天性之间的鸿沟;但是,认为同情的范围只受天性影响,因而丝毫不能被改变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主动去关心他人,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努力理解他们的动机和思想观点,通过这些做法,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体验到他人的情感。在很多自身情绪反应比较匮乏的人身上,同情能力会完全丧失;但一般来说,同情能力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没有尝试去理解他人造成的,而这一点完全可以改善。

在日常用语中,同情经常会与爱、怜悯或安慰等词语发生混淆。尽管这三个概念通常密切相关,但并不总是完全等同。我们可能对某人并不熟悉,因此也不能对他的情绪感同身受,但却能够对他的遭遇产生一种真切的关怀。而另一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被同伴的情绪感染,变得高兴或者忧郁,而对他本人却没有任何的情感。对于痛苦或悲伤的同情并不一定会促使人们去怜悯或安慰他人,自私的人只会转头离去。如果我们确实想要减轻别人的痛苦,那么,这种动机不只来自于同情,也因为我们目睹他人的不幸而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受苦者本人并没有经历的情绪,即怜悯之情。或者虽然我们并没有感觉到怜悯,但自认为有义务去帮助那个不幸的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同情和怜悯确实经常同时发生。通常来说,爱从刚刚萌芽时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同情,如果情况并非如此,人们也会努力去感受所爱之人的情绪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如果我们最终都不能理解爱人的情感,爱意就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消散。另外,如果我们对某个人很感兴趣,愿意去理解和同情他的感受,那么我们很可能早就对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喜爱之情,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而不是研究那些被我们讨厌的人。另外,我们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情感被理解、被分享;随着共同兴趣的增加以及情感和谐度的发展,亲密的情意也会顺利产生。当爱和同情同时指向某个人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要抚慰这个人的痛苦。没有同情的爱会缺乏必要的洞察力,没有爱的同情则让人觉得冰冷而不近人情。爱一个人意味着希望他幸福美满、诸事顺利,在同情的指引下,这种爱会使人们对所爱之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并想要努力减轻他的痛苦。

因此,我们的日常用语并没有偏离真相太远:说一个人“有同情心”并不只是在评价他的同情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这个人感情丰富、心地善良;事实上,同情能力强的人确实多半都具有这些特征,若非如此,他的同情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不管对他人还是对他自己来说都毫无益处。同情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经验范围,但却不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而爱虽然能够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但它本身是盲目的,只有爱的联结会非常脆弱。而当爱与同情结合起来,就不仅可以将家庭或任何社会团体的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还能引导他们更有效率地互相帮助,进而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