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性与创造性

时间:2024-06-29 05:35:04

在本讲即将结束时,读者可能会倾向于对心理学提出这样的质疑,即它过分强调了心理的适应性或者说易感性,却完全忽略了人类的创造性,尽管对人类个体——当然也包括儿童——而言,没有什么差异能够比创造性更为显著了。在本讲的前面几节中,心理行为的选择性已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而该问题实际上来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即我们习惯在思维中把自己(或者他人)分裂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彻底机械性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完全自由的发明家或创造者。如果我们以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心理过程,就会发现即使对于模仿行为来说,这种观点也充满了谬误。一个儿童模仿年龄较大者的行为,旁观者很可能会说:“归根结底,他的行为没有任何新鲜之处。”但看看这个孩子从自己的成功中获得的快乐吧。试着把自己置于这个儿童的位置,你就会发现他确实做出了一些新的举动:他学会了新的技能,掌握了新的能力。你可能会说:“这件事已经有人做过了。”而这个儿童会回答说:“不,因为我之前从未这样做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我不是简单地重复已经掌握的行为,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对以前的能力加以运用。”他的说法不无道理。当然,在他之后的人生中,直接模仿的重要性会逐渐降低,但创造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我们周围的世界独立发生,也没有一项发明能够做到全然地标新立异,只有开动脑筋,在既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发展,我们才能持续成长。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先天禀赋以及兴趣爱好方面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而这些特征不完全等同于本能;我们也会立刻承认,应当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并对其加以识别和解释,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省以及对他人的系统性观察。在此,我们还要对“创造性”一词的准确含义进行一点单独的说明。尽管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但其表现程度却有所不同。有些人只能相当被动地接受环境的摆布,其思想和行为主要依赖于过去的训练以及周遭的环境;而另一些人则更像是命运的主人。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智力性的:许多智力水平并不出众的人同样能够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尽管其结果并非总是非常理想。另外,正如罗伊斯教授所指出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毅力或者坚持性——即意动的持续性,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假设我们在实现某个目的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我们可能就此放弃,对不利的环境缴械投降;另外,我们也可能坚持原来的计划(例如,我们在筋疲力尽时仍然坚持搬动重物),或者改变方法、更换设备,直到找到更加可行的方案并最终获得成功。当然,在第二种情况下,获得成功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经验和想象能力;但不管采取哪种策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成功实现了目标,对自身行为的掌控感就会有所增强。

坚持性与创造性

儿童在坚持性方面的不足非常明显。如前所述,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常常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当儿童的运动控制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完全有能力独立实现一个目的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知觉的控制。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在他们眼前,手头的事情就被遗忘了。然而,我们注意到儿童有一种重复动作的倾向,他们的兴趣并不在于实现某个远大目标,而仅仅在于动作本身。其中一个例子是当儿童非常年幼时,他们会反复地运动嘴唇发出声音,这带给他们很大的乐趣。读者也可以对正在玩耍的儿童进行一下观察,看看他是如何自己跑来跑去,并从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运动中获得乐趣的。当儿童发现自己几乎能像同伴跑得一样快时,他会去追赶他们,一个有目的的游戏就此产生了。但不久之后,在奔跑引起的兴奋中,游戏的目的就被抛之脑后;你还可能看到,几分钟之后他又沿着刚才的路线重新开始追赶自己的朋友,尽管朋友已经停下或改变了方向。他能够持续奔跑,但不能坚持任何有目的游戏。

儿童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原始的坚持性会在运动控制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这种坚持性,即使是本能行为也难以顺利进行;同时,它还孕育着所有意动坚持性的萌芽。当儿童发现,不同的动作使他具备了操控物体的能力时,这些动作就具有了目的性。由好奇所引发的坚持性使得儿童不断地观察、追问、摆弄周围的物体,而随着其兴趣的发展,这将逐渐演变成求知的渴望。再假以时日,成功时的自豪感以及失败时的耻辱感也将强化儿童在目的行为中的坚持性,尤其是当成长环境中存在他所敬佩的人或竞争对手时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