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顺序联想与复习次数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4-12-02 10:44:06

在我们所做的有关音节组的实验中,被实验者会按照要求,反复多次对音节组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音节都会在被实验者的意识活动中产生联结,而这种联结的强度与反复学习的次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我们称之为“联想与复习次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第6章中,我们曾经着重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被实验者复习音节组时,各音节在意识活动中建立的联结强度与复习的次数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与该项研究相同,我们现在的实验条件较之以前存在较多的相同点,比如我们在本章设定学习和重学之间的时间间隔依然是24小时,测量的数据包括复习的次数与重学音节组所节省的工作量。对音节间在第一次学习中所建立的联结强度,我们用重学时所节省的工作量来进行度量。

间接顺序联想与复习次数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相关内容之前,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因为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在第一次学习音节组时,相隔较远的项目之间也能建立联结,这种联结的强度同样依赖于复习的次数。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如果被实验者处于这样的情况下,音节间联结的强度与复习的次数是否也存在和上述所提到的一样的关系?音节间不同的依存关系是如何表现的?当被实验者在重学音节组的过程中增加了诵读次数,音节间的联结强度会不会相同比例地增加呢?紧密音节所建立的联结与疏远音节所建立的联结强度不同,增加了相同的复习次数后,后者的联结强度增加的速度会不会更快或者更慢呢?这种联结增强的性质与前者一样吗?对于这些可能,在未进行相关研究之前,我们还无法理所当然地确定任何一种。

为了验证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做几组实验才能加以证明。我们所做的实验与之前的实验也有相同之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依然会对每个包含有16个音节的6个音节组进行识记实验。被实验者在第一次学习音节组时,需要将6个音节组分别反复诵读16次和64次,而且每个类型的识记都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便尽可能地记住所有音节组。而在接下来的重学实验中,我们舍弃原有的音节组排序,而以全新的改组后的音节组进行后续实验。第一种类型的改组是将音节组间隔一个音节,改组24小时后,对新音节组进行重学,直到达到恰能背诵的程度。第二种类型的改组与以往稍有区别,改组时,需要把相隔一个音节的奇数组音节与第二组相隔一个音节的奇数组音节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音节组;然后再把第一组相隔一个音节的偶数组音节和第二组相隔一个音节的偶数组音节相结合,共同组成另一个新音节组。这两种类型的改组方式所形成的新音节组如下:

以前的改组方式:

第一音节组:Ⅰ(1)、Ⅰ(3)、Ⅰ(5)、Ⅰ(7)、Ⅰ(9)、Ⅰ(11)、Ⅰ(13)、Ⅰ(15)、Ⅰ(2)、Ⅰ(4)、Ⅰ(6)、Ⅰ(8)、Ⅰ(10)、Ⅰ(12)、Ⅰ(14)、Ⅰ(16);

第二音节组:Ⅱ(1)、Ⅱ(3)、Ⅱ(5)、Ⅱ(7)、Ⅱ(9)、Ⅱ(11)、Ⅱ(13)、Ⅱ(15)、Ⅱ(2)、Ⅱ(4)、Ⅱ(6)、Ⅱ(8)、Ⅱ(10)、Ⅱ(12)、Ⅱ(14)、Ⅱ(16);

第三音节组:Ⅲ(1)、Ⅲ(3)、Ⅲ(5)、Ⅲ(7)、Ⅲ(9)、Ⅲ(11)、Ⅲ(13)、Ⅲ(15)、Ⅲ(2)、Ⅲ(4)、Ⅲ(6)、Ⅲ(8)、Ⅲ(10)、Ⅲ(12)、Ⅲ(14)、Ⅲ(16);

第四音节组:Ⅳ(1)、Ⅳ(3)、Ⅳ(5)、Ⅳ(7)、Ⅳ(9)、Ⅳ(11)、Ⅳ(13)、Ⅳ(15)、Ⅳ(2)、Ⅳ(4)、Ⅳ(6)、Ⅳ(8)、Ⅳ(10)、Ⅳ(12)、Ⅳ(14)、Ⅳ(16);

第五音节组:Ⅴ(1)、Ⅴ(3)、Ⅴ(5)、Ⅴ(7)、Ⅴ(9)、Ⅴ(11)、Ⅴ(13)、Ⅴ(15)、Ⅴ(2)、Ⅴ(4)、Ⅴ(6)、Ⅴ(8)、Ⅴ(10)、Ⅴ(12)、Ⅴ(14)、Ⅴ(16);

第六音节组:Ⅵ(1)、Ⅵ(3)、Ⅵ(5)、Ⅵ(7)、Ⅵ(9)、Ⅵ(11)、Ⅵ(13)、Ⅵ(15)、Ⅵ(2)、Ⅵ(4)、Ⅵ(6)、Ⅵ(8)、Ⅵ(10)、Ⅵ(12)、Ⅵ(14)、Ⅵ(16)。

现在的改组方式:

第一音节组:Ⅰ(1)、Ⅰ(3)、Ⅰ(5)、Ⅰ(7)、Ⅰ(9)、Ⅰ(11)、Ⅰ(13)、Ⅰ(15)、Ⅱ(1)、Ⅱ(3)、Ⅱ(5)、Ⅱ(7)、Ⅱ(9)、Ⅱ(11)、Ⅱ(13)、Ⅱ(15);

第二音节组:Ⅰ(2)、Ⅰ(4)、Ⅰ(6)、Ⅰ(8)、Ⅰ(10)、Ⅰ(12)、Ⅰ(14)、Ⅰ(16)、Ⅱ(2)、Ⅱ(4)、Ⅱ(6)、Ⅱ(8)、Ⅱ(10)、Ⅱ(12)、Ⅱ(14)、Ⅱ(16);

第三音节组:Ⅲ(1)、Ⅲ(3)、Ⅲ(5)、Ⅲ(7)、Ⅲ(9)、Ⅲ(11)、Ⅲ(13)、Ⅲ(15)、Ⅳ(1)、Ⅳ(3)、Ⅳ(5)、Ⅳ(7)、Ⅳ(9)、Ⅳ(11)、Ⅳ(13)、Ⅳ(15);

第四音节组:Ⅲ(2)、Ⅲ(4)、Ⅲ(6)、Ⅲ(8)、Ⅲ(10)、Ⅲ(12)、Ⅲ(14)、Ⅲ(16)、Ⅳ(2)、Ⅳ(4)、Ⅳ(6)、Ⅳ(8)、Ⅳ(10)、Ⅳ(12)、Ⅳ(14)、Ⅳ(16);

第五音节组:Ⅴ(1)、Ⅴ(3)、Ⅴ(5)、Ⅴ(7)、Ⅴ(9)、Ⅴ(11)、Ⅴ(13)、Ⅴ(15)、Ⅵ(1)、Ⅵ(3)、Ⅵ(5)、Ⅵ(7)、Ⅵ(9)、Ⅵ(11)、Ⅵ(13)、Ⅵ(15);

第六音节组:Ⅴ(2)、Ⅴ(4)、Ⅴ(6)、Ⅴ(8)、Ⅴ(10)、Ⅴ(12)、Ⅴ(14)、Ⅴ(16)、Ⅵ(2)、Ⅵ(4)、Ⅵ(6)、Ⅵ(8)、Ⅵ(10)、Ⅵ(12)、Ⅵ(14)、Ⅵ(16)。

通过以上方式改组的音节组对被实验者学习音节的影响不大,从整体上说,它们都是相隔一个音节的音节组,同时都是在24小时之后进行重学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共做了8次复式实验,实验的结果如表9-5-1所示。

表9-5-1

因为本次的实验数据相对较少,所以实验产生的平均数准确度并不高。但是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一般性质,即使平均数的误差与全部机误完全相同,这一结果也不会改变。基于以前学习16个音节的6个音节组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我们能够用更加清晰的方式来解释这些结果的意义。在以前的实验中,我们得到第一次学习音节组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270秒。在现在的实验中,被实验者按照要求,先对原来的音节组反复诵读16次,24小时后重学改组后的音节组所节省的时间为100秒;如果第一次学习原有音节组时反复诵读64次,那么,重学改组后的音节组所节省的时间为161秒。通过两者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后者的诵读次数为前者的4倍,但是节省的工作量却只超过前者节省工作量的一半。显然,在以上的实验中,音节项目之间的联结强度与诵读的次数并不成比例,相隔中间项的音节的联结强度和紧邻音节间的联结强度存在差异。相比于对直接顺序联想的影响,诵读次数对间接顺序联想的影响呈现快速递降状态。

现在实验的结果与表5-2-1的结果非常相似,虽然上次的实验与当前的实验有所不同,但是就实验步骤而言,它们都是没有排除事前知悉结果的。具体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的改组方式不同;第二,在以前的实验中,第一次学习音节组所用的诵读次数存在变化,但都能够达到恰能背诵的程度,诵读次数平均为32次。虽然在改组方式上,前者和后者存在不同,但是这不影响实验的数量结果,更谈不上精确与否了。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将两次实验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表9-5-2所示。

表9-5-2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表格的数据有一部分是在特殊条件下获得的,因此其准确度不高。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整体数据的总结概括,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使它们最终成为关于记忆的内部过程的最合理的解释,最终让我们能够明白我们一直处于迷惑状态的那部分空白。

一系列观念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在意识活动中形成痕迹并得到巩固,而这种痕迹的主要形式是在观念之间形成特定的内部联结。这种联结具有以下几种性质:原先内部产生联结的观念比未产生联结的项目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对这种性质加以描述:当一系列观念中的某一项在意识活动中出现时,该项目的出现也将制造其他项目出现的趋势,并且这些趋势(联结)会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在学习原有的项目时,距离较远的项目之间的联结强度较强,距离较近的项目之间的联结较弱。如果项目之间的距离相同,则正序项目之间的联结比反序项目之间的联结稍强一些。除了强度之外,近距离联结的项目比远距离联结的项目在意识活动中复现得更快,因此,无论从绝对的角度还是从相对的角度来说,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多,紧邻项目间的联结都是越来越强的。所以,紧邻的项目占了相当大的优势,在众多项目之中,它们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