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验“工作量”

时间:2023-11-26 19:09:02

我们在做记忆实验时,记忆第一次重复出现音节所需要的重复诵读次数,并不是直接采取计算次数的方式,而是以时间为出发点,由第一次重复出现音节所需的记忆秒数来确定,这样就能避免计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我们可以假设被试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背诵和朗读的次数与所需要的时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我们不要试图将这种比例关系用公式完整地表达出来,我们只需要明白,单纯的计算时间和次数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如果该实验只计算时间,那就会把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发呆甚至挠痒的时间都计算进来,显然会增大误差。而单纯地计算次数,外界因素全都不考虑,又太过于客观。如果拿时间计算和次数计算作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在实验中出现比较难背诵的音节组时,其记忆速度要明显高于其他的组。但实际上,有难度的音节组和没难度的音节组大致是平均分配的,所以无论是时间上的偏差还是速度上的偏差,我们都可以采用同时计算工作量的方式,使他们互相抵消。

怎样检验“工作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计算次数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例如,我们选择100片以上直径15mm、厚度5mm的圆形木片,用绳子在中间打孔穿过。木片有一定的重量,不容易滑脱绳子,而且移动也比较方便。穿好后,从一到十地数,数到十后,再从一开始,每次数到十,就将第十片木头染成红色。在实验过程中,手里拿着这个做好的工具,朗读一遍音节组后,就把绳子最右边的木片从左到右移动几厘米的距离。当我们能够熟练背诵音节组时,只要看一下木片的移动情况,就知道朗诵的次数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不会吸引受试者的注意力,所以,这种时间和次数同时计算的方式,比以前单纯的计数更加迅速,也更能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计算次数和时间的方法还有利于研究二者的相互联系。按照我们实验的结果,如果一分钟朗读150个字母的节奏一直保持,那么每个音节用时0.5秒,而且在背诵过程中,短暂的迟疑要增加时间,由于音节组相对容易,所以增加的时间并不多,而且是呈规律性变化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一些异常的变化。

当我们朗读和背诵音节时,会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趋向力,这种趋向力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加。相对应的,诵读每个音节的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经过计算,时间大约缩短了0.4~0.5秒。

实验过程中,朗读和背诵经常会交替进行,并且没有任何的规律性,这就导致了时间的增加并不一致。在比较长的音节组中,受试者的迟疑会增加,所用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增加。而且,音节组的增长会使背诵难度明显提高,这又会发生一些很难用直觉观察的、隐藏的节奏的降低。而这种节奏的降低很可能保留在受试者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实验结果。

表4-7-1

表4-7-2

以上是截取的一段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每当受试者觉察到次数与时间比例发生了细微的误差后,他就会产生一种意识,会不由自主地纠正误差,使结果与自己的设想相一致。

在次数计算和时间计算两种方法中,时间计算的误差是要大一些的,根据上表的说明,我们就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了。在时间计算之中,数值较大的部分出现在长度和难度大的音节组中,它比次数的变化数值要大,因为它是由于背诵过程中发生了迟疑现象才导致时间的增加。与之相对,简单的音节组所需要的时间短,这部分数值也比次数数值要小很多。因此,时间计算所涉及的范围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明确地看到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距性和不同性,如果实验要求的精确度高,那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将会大相径庭。但是,上文已经提到过,实验结果要求是量而不是质,精确与否并不重要。所以,采取时间简算法还是次数计算法都没有关系。

对于用哪一种方法,是否将二者相结合会更好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我们也无法预先作出某种判定。实验的时候,对某个音节组形成印象完全是重复朗读的结果,两者是有关系的。可以这么说,一次有迟疑和停顿的背诵和一次毫无停顿的流畅背诵是几乎没有区别的,可以对等看待。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将思考和回忆的时间当成一种浪费,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些“浪费”其实是有意义的。在这段时间中,受试者会在无意中把刚刚背诵的字节重新温习一遍,以便在重新背诵的时候不会再有丝毫停顿。

从另一方面来讲,受试者对于接下来的音节将会高度注意,会对接下来新的音节组进行更加快速的记忆。如果我们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那么采用计算时间的方法就更加先进,得出的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这三种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只知道特定的情况下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但具体如何选择,我们还是没有定论,也无法得出科学的分类,唯有依靠实践去摸索。当一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非常虚假或产生足够的差异时,我们才知道这种方法不适合,转而采用其他的方法。方法确定后,我们就可以正常地进行实验,并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