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是怎样产生的

时间:2024-12-02 10:26:03

在无意义音节研究法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使观察和记忆活动被尽可能地准确记录下来,我们需选择最佳的实验素材和营造特定的实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果尽可能的恒定和简单。当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想得越周密,就越会使实验脱离日常生活中那些多变且复杂的情境,而在复杂的情况下,实验对我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实验研究出来的终究是没有干扰的情况,因此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这并不是反对实验,因为实验中的数据是最准确的,便于我们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例如,物理学研究的机械运动就是忽略了摩擦力等多种外力,只是单纯地研究主要作用力。主要作用力搞清楚后,我们就能在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外力,使研究从由复杂变为简单。

误差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直接研究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根本行不通,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使我们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迂回的方式,将真实情况中的主要因素提炼出来,用实验来模拟现实,得出精准的数据,然后将成千上万的实验结果整合起来,使其无限接近于现实。

我们在做记忆实验的时候,最重要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使记忆活动脱离现实生活的影响,就像研究机械转动时,先忽略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一样。但研究记忆活动比研究机械转动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即便实验环境经过精心的布置,仍然避免不了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所限,我们不可能用完全模拟人脑的智能机器人做实验,只能依靠人,那么误差就不可避免。就算我们抛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还是有三个不可避免的误差。

第一,实验素材的不确定性。无意义的音节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记忆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概率会遇到重复的音节组,而每遇到一次,就增加一点误差,遇到三次以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第二,该实验需要我们重复诵读音节组,从而熟悉每一组音节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第一次背诵这些重复出现的音节组的时候,我们的水平都在一条水平线上。如果这种情况真实存在,那么,这次音节组的第一次重复出现,就是一种完全没有变化的外部标记,这样就没有误差,也是我们最想得到的。

但真实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在第一次音节重复出现时,不同的音节组出现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平稳的情况只是假设。假设第一次音节组重复出现的时候,我们脑部的波动可以永久保持,这样就会使问题简单明了。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第一次重复出现,确实能够引起脑部波动,通常,第一次过后,这种波动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但不是无限保持,而是在保持很短的时间就消失,直到我们再从头到尾复习几次,波动才会重复出现。我们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对于重复音节组的特殊记忆,会根据时间、环境、外界、自身状态的不同而产生有较大的差别。

例如,我们在记忆音节组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一组,这时我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轻松感。这种感觉很特别,能够使我们背诵音节组的速度加快,而有了这种感觉后,我们会在短时间内使记忆力增加,但却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但反过来,我们也许会在重复出现音节组的时候产生一种迟疑的感觉,这时候,我们的记忆力在短时间内下降,虽然已经将音节组印在了脑子里,在表达的时候却总是支支吾吾,不能流畅地说出来。可以这么说,在记忆重复音节组的时候,两种感觉可以在一定情况下互相抵消,但不是对等的,而不对等的一部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第三,这种误差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会产生,但产生的概率相对要大一些,而且误差如果发生,就会对实验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误差的根源是人心,比实验的外部环境更难控制。但研究开始前,研究者通常都是假设一种结果。当研究者单独进行这项实验的时候,由于心理作用,他会随时注意这种假设的结果。而且,研究者还会思考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是否需要修改或者彻底改变。如果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认可了自己的假设,并且坚信自己预测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有可能对自己进行了一次错误的暗示。

接下来,他在实验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过分注重结果,并对结果加以控制,以使实验朝着他期望的方向进行。在观察了实验中的量化结果之后,他就会下意识地对实验结果所表现出的规律进行假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研究者的这些假设和实验的实际情况就会在其脑海中产生交融。例如,研究者在观察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实验数据与自己的假设有些许出入,那他就会主观地将这些出入考虑成次要的,从而使实验结果与自己的假设相吻合,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当然,研究者的意识可能是客观公正的,但他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潜意识,就像一个人努力用意志使自己不带有任何偏见,努力使自己变得公正的时候,他就已经陷入了某种偏见。而一个人要努力抹杀自己的一种想法,但结果往往是,他越是努力排斥,这个想法越是强烈。这在医学上叫作“精神交互现象”。

在实验中,研究者心中迫切希望自己的假设和实验结果吻合,他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但同时,研究者的意识又在告诉他,不能被主观战胜,否则就会改变研究的客观性。但实际上,这种希望由情绪控制,并不容易改变。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会时不时地看看自己期待的东西是否得到了证实,当结果出现正向或者反向的变化时,他的心理肯定会有所波动,即便这种波动极为微小,不易发觉,但多少会有,如惊讶、疑惑等。他会将内心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进而有一种紧张或者松一口气的感受。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只是假设,一个心理素质特别强的人也许会规避这种问题,但大多数人都不能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就是,这是一个实验,而不是事实。研究者知道这是实验,因而很容易会受到各种来自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光是记忆研究实验,很多需要感觉和知觉的实验都会出现这种偏差,我们必须特别注意。

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影响是如何暴露出来的呢?例如,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平均数值,于是,研究者就断定这些数值是完全相近的,他进而就有可能认为把此后遇到的不平均的数值都拉平。例如,遇到太大的数值,他就会误以为是外界因素,从而人为地将数值缩小,而遇到太小的数值,则会人为地将其增大。

这种误差虽然影响深远,对于前面其他误差来说,这种误差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例如,我们完全可以让两个人进行这个实验——一个记录者,一个受试者。受试者对实验的内容、数据、结果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实验。而记录者知道数值,但不知道结果,也不知道实验目的,他的任务就是得到确切的信息。这些安排好后,实验的准确度将会得到质的提升。另外,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地延长时间,使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量尽可能地全部出现。如果达到了这些要求,潜意识和情绪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就减少了,真理也就不容易被歪曲。在实验过程中或试验结束后,受试者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或不相关的问题,但这些都表示受试者没有受到实验的影响,他的注意力没有被朗读和背诵吸引,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我们列出的诸多误差,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规避,但却很难确切测定误差的具体数值,也就是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性是客观的,而且是无法克服的。这看似很棘手,但实际上,实验的目的并不是得出绝对精确的数值,而是获得大量的可以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是量而不是质。就像如今的大数据技术,它要求的并不是精确找到解决问题的那个点或那一部分,而是将所有的信息罗列出来,依靠其他技术将找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再依靠这些数据的共性搜寻事物的真理。

有些时候,太多的心理学知识反而会阻碍研究结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我们恐慌意识和认知会不利于实验结果产生的时候,这种心情和真理被混淆的想法已经在影响我们的思维了,甚至对记忆力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要想减少误差,就必须尽可能地采取行动,并减少一些主观性的行为,这才是科学的实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