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记忆很多知识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调用的时候相互混淆,不是弄错了章节,就是弄错了对象。这是因为,我们在后面记住的内容会对前面记住的内容起抑制作用。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将12个德语单词排成一排,让一批受试者进行记忆,并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结果,很少有人会记错第一个单词和第二个单词,但从第三个开始,错误率显著增加,到了最后几个单词的时候,错误率又减少,最后一个单词的正确率和第一个单词的正确率竟然相同。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采用整体浓缩的方法,将这些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找出重点就行了。整体浓缩法的要点就是,把需要记忆的长篇内容进行通读,并进行分析整合,精练出有特点或数字的句子。在需要背诵的时候,利用这些精练的内容还原出内容的整体。
浓缩记忆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记忆大量的自然科学资料、实验资料和演讲稿的时候非常有效,可以大大减少大脑的思维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通读全篇。拿到需要记忆的内容之后,先将全部内容通读一遍,可以默读,也可以大声朗读。我建议大声朗读,这样能增加注意力和刺激大脑神经,增强记忆的效果。通过整体的通读,可以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一次朗读时,遇到生僻的、模糊的语句完全可以一扫而过,第一次的目的不是记忆,而是在脑海中产生对内容的想象。这里可以应用我在联想发散思维一节里讲过的方法。
第二,找出重点。当我们知道了整个内容的大体意思时,就需要抓住材料中富有代表性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深挖。也就是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便于记忆和理解的内容找出来,重点复习。
第三,合理转化。找出重点之后,我们必须要把重点组合起来,让重点之中的关键词用链接记忆法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因果联系、次序联系或其他的无规则联系,然后将这些联系组成我们平时熟悉的句子、谚语甚至法则、公式,便于整体回忆。
第四,实战还原。当将这些重点挑出并建立起联系后,试着将内容整体记忆,并在这个过程中,将我们记住的重点还原成完整的内容。一次还原可能并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次的背诵和复习,直到还原效果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