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精神分析师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儿找到我,说他姐姐长年的行为和举止都不正常,希望我帮他想想办法。我没有急着询问患者的症状,而是询问他姐姐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第一次出现反常行为的情况。男孩儿告诉我,他姐姐比他大10岁,从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姐姐的个性非常要强,而且活泼开朗,乐于助人,邻里街坊对姐姐的评价要远远超过调皮捣蛋的他。姐姐从名校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她工作认真,常常利用休息的时间超额完成工作。为此,领导非常器重她,并提出要她担任未来的管理者。不巧的是,这位领导因工作原因被调到外地,公司由一位新领导接任。这位新领导的做事风格与上一任领导迥然不同,为此,姐姐被新领导多次批评,愤而辞职。
经过这件事,姐姐的心理仿佛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她一直在男孩儿面前抱怨。后来,姐姐陆续找了几份不错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也一如既往地高,但却喜欢顶撞领导,有时候甚至当面指出老员工和上级的错误。就这样,公司的领导都不喜欢她,只是因为她的工作能力而暂时隐忍她,甚至有同事怀疑她得了精神病。
姐姐的反常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上,回到家后,她只知道打扫房间,并且不断地擦拭桌椅,还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别人认为不可取的观点,她总是极力支持。例如,她会穿上各种老年人的衣服,尝试公认的不可取的事情,还经常发脾气、摔东西,但很快又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过,她待人依然热情,乐于助人的习惯依然存在。
听完这个男孩儿的话,我已经对他姐姐的内心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我甚至可以直接断定,她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也可以说是潜意识自我没有与意识自我做好对接。根据男孩儿的叙述可以得知,导致他姐姐出现反常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她受到了上司的冷落,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根源并不在这儿,即这个经历不能作为“创伤性记忆”。因为很多人都有过被领导批评、冷落的经历,但因此而患上神经官能症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我认为他姐姐的创伤性记忆应该来自童年,她从小被父母溺爱,产生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从表面上看,这种人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而渴望被他人关注又被认为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其实,这并不是对自我认同的表现,而是获得大家认可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他姐姐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获得这个社会的认可。
我发现,越是含着金汤勺长大的孩子,越容易被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迷惑,认为自己就应该出人头地,当这种愿望无法实现或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意志消沉、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极端。
从男孩姐姐的经历来看,她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赞扬和认同,在学校同样如此,在最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她依然是被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她在潜意识里对外界的肯定产生了依赖,她在工作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也是为了迎合这种认同。但后来,她的努力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她的心理负担瞬间增加,从而认为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实,个体如果认为自己失去存在的价值,为了补偿,他们会采取一些行动来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男孩儿的姐姐每天打扫房间和擦拭桌椅,还总是买老年人的服装。她的行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是不正常的,但在我的眼中,她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了。这是对外界的无形抗争,因为她的创伤性记忆是外界造成的,当外界不能给她积极的反馈时,她就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于是,她就对外界的价值观或者他人的理论进行否定,以凸显自我的价值,而这种“自我”恰恰是她以前已经失去的东西。
因此,男孩儿的姐姐只是行为上有异于常人,但在认知和思想上并没有明显的缺陷,她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对待别人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而只是按照一种完全符合个人心理规律的方式生活,以便找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