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的生活与扭曲的意识

时间:2024-12-02 08:44:03

在分析事物的过程中,不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将各个学者通过实践和观察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某些基于共性的分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弄清各个案例的相同之处,就不能建立一种普遍的心理学理论,也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传播下去。更为重要的是,分析者和当事人如果恰好属于不同的心理类型,那治疗的过程就会困难重重。

如果分析者和当事人属于同一种类型,那么他们会感觉非常投缘,一般都能愉快合作。但如果两者的心理类型不同,一个内倾型,一个外倾型,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外倾人格的个体一般会乐于听取周围人的意见,而内倾人格的个体则通常拒绝流行的观点,因此,在一个人认为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在另一个人眼中就一钱不值。例如,弗洛伊德先生就曾经将内倾性格的人解释为将兴趣和注意力指向内部的人,这个观点我和他一样,但他认为内倾人格是病态和不正常的,而我却认为内倾中的内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端正的生活与扭曲的意识

在分析过程中,分析者和当事人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分析者要明白,经验与知识并不能使自己百战百胜,像神明一样俯视当事人。相反,他自己也应该像当事人一样分析自己,并接受和当事人一样的考验。

内倾和外倾是个体诸多行为和特征的其中两个,但是它们却囊括了非常多的东西。如果研究一群外倾类型的个体,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外倾变成了一个笼统且空洞的概念,无法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因此,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寻找更加形象化的特征来描述心理类型。

有个事实我必须告诉大家,那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理性越来越强,遗憾的是,人们却用一种错误的方式使用他们的理性。我认识很多被外界认为聪明绝顶的“明白人”,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系统。这些人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对于自己的身体构造一无所知。还有一类人,他们的意识经年不变,仿佛没有任何想象力,仅仅依靠感官系统生活。他们的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奇迹,明天也只不过是昨天的复制体。后来我发现,前者是那些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人,而后者是那些不依靠思想,而只是靠着感官寻找生存道理的人。

情感和情绪也有很大的不同,我所认识的情感是一种带有理性的身体机能,而直觉是一种非理性的身体机能。直觉和预感一样,是一种突发的、不自觉的产物。对这些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将人体机能划分为四种: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其中,感觉让我们知道某种事物的存在,思维让我们认知事物,情感告诉我们它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愉快、烦恼等),而直觉则暗示我们事物的走向。当孩子们吵嚷着要我向他们解释他们父母的特点时,我就会应用这四个标准来解释,因为这四个标准可以很好地解释个体特点的形成根源。

由此可见,分析者必须放下自己一贯的主张和偏见,真正地容纳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能做到这点的分析者为数不多,因为这不符合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但是分析者又不得不这样做,若是不懂得批判自己的观点,他就无法对当事人做出客观的判断,也就不可能洞悉患者的心理,更谈不上治疗了。分析者应该尽可能地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使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分析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分析者还要知道,当事人的理解能力比分析者的精妙理论更重要。如果当事人对分析者的理论表示反对,那就要么是当事人的理解能力问题,要么就是分析者的理论根本不适用于当事人。前一种情况需要双方继续沟通,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分析者及时转变工作方向。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傲慢的患者,他总是标榜自己是个聪明的绅士,以至于每一个和他交谈的人都让他感到深深的厌恶。他告诉我,他梦见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流浪汉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这个梦让他现在还心有余悸。即便当时我没有给他提任何建设性意见,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傲慢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我们在意识中压抑和抵御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缺陷,很多优点也被我们忽略或隐藏起来了。我有一位朋友,他外表看上去风度翩翩,但却非常谦虚,从来不和人发生争执,遇到批评和质疑,他也只是一笑置之。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他要用一种更加高端和巧妙的方式解决纠纷,虽然我从来没有见他用过。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梦见许多伟大的人物。在梦中,他会和拿破仑一起在战场中并肩作战,又会与亚历山大一世一起建立反法联盟……这个梦显而易见,是对于一种自卑心理的补偿。另外,这个梦还有一个重要寓意,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种人格形成的矛盾状态。从这点可以看出,梦就像是一种夸大的幻想,正好抵消了做梦人的强烈自卑感。对于我的这位朋友来说,建立丰功伟业的潜意识与现实中那个胆小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下,他可以忘记自己的痛苦,在虚幻之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很多人问我,既然梦是潜意识的体现,那为什么不通过梦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非要拐弯抹角地让我们花时间解析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时常被压制的,被压制的潜意识会使梦变得扭曲。而我则认为,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会对潜意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导致了梦中潜意识的不正常的再现,因此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梦中的内容和形态都是自然的形态,因为梦和潜意识中的内容几乎没有差别,即梦与潜意识形态一致,因此,弗洛伊德所说的“梦的存在是守卫睡眠”根本无法成立,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梦的伪装,实际上就是潜意识的自然形态。所以,梦中的内容都是被扭曲的,如果不这样,梦就不能称为梦了,因为它已经超过了意识的阈值。

本能通过梦以及各种关于直觉、感觉的冲动来影响人的意识,而这个影响对人起到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取决于潜意识的内容。如果潜意识中的内容多是应该在正常情况下转变为意识的内容,那么潜意识在梦中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极端的内容。这些本应在意识中出现的事物被强加给了潜意识,扭曲了潜意识所应该变现的基本象征和主题。另外,这也是心理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针对心理问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忏悔,类似于心灵仪式上的祷告,在实际实行时,则必须花点心思。例如,一个极为自卑或者身体极为衰弱的人几乎无法面对残酷的人生,所以,过早地鼓励他认清现实并不一定是好事。在开始治疗时,使患者获得一种健康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患者的情绪稳定后,我们再把他往现实中引导。

因此,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病人,他常年居住在国外,一年只会在我这里待一个多月。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看出了他疾病的根源。但当我准备和他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敏锐地发觉他对于自己的症结非常敏感,每当我试图引入正题的时候,他都会极力抵触。于是,我放缓治疗进程,试着与他交朋友,和他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渐渐地,我们成了朋友。我发现他的情绪控制能力正在慢慢提高,半年后的某一天,他竟然主动和我讨论症状。我对产生这种可喜变化的原因心知肚明,这就是治疗之前先使病人产生信任的前提。

多年的治疗经验告诉我,我必须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随时改变我的方法,以适应病人的需要,而不是妄想学到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理论。对于两个不同的人,即便他们做了相同的梦,其解析的内容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