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特殊意图进行训育

时间:2024-06-29 02:17:04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上文中关于性格的论述进行理解。其实,人们能够承受、拥有并表现出来的欲望和想法是可以被认可的,它们是由公平、善意和情感状态决定,而且都和思维方式有关系。因此,其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心理如何活动,即人类的本能和精神特点。我们现在可以研究一下思想深度的存在与结果,考察它们如何通过道德和意愿完整的表现出来。我们需要执行一种综合的措施,这种措施的目标就是在控制、决定、调节和帮助方面进行协调,尤其是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培养和童心的保持,并通过赞扬和斥责、提醒和威慑以及一定的自制力和信任为整个训育工作锦上添花。对于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我们需要留给读者和初级的教育工作者去决定,因为只是一个总纲,没有含混不清的各种长篇理论,只有一个明确易懂的方法论。

一种性情的体现不仅仅是因为道德或意志力,还取决于自身的意志力所产生的事物,取决于一个人想要做什么和实际做了什么。两个人在性格、品行方面可以非常相似,但如果一个人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来抵制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情绪的多变,而另一个人必须通过道德观念来使自己的目的和追求得到贯彻,那么,这两个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会完全不同。道德的决定性作用对后一种人的效果更明显,这类人如果能得到着重培养,不仅可以达到人们的期望,还可以做出比他人更加正确的选择,因为这类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远远超过其他人。在他们做决定的过程中,道德的力量又会在他们遇到犹豫不决的事情时提供一种有力且迅速的帮助。至此,性格已经趋于完善的人,他们的行为将会依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合理的激发,并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反之,另外一种人总是停滞不前,失败之后又在原地踏步,他们的行为和准则不一致,可以说是高尚与卑贱的矛盾体,最终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按特殊意图进行训育

但是,假如一种选择、一种标准或一个外部的行为很混乱,不能表现一个人前期的努力和自身的追求,那他就无法利用正确的行为准则来贯彻他的欲望,也不能确立任何的行动计划。这一切的重点就在于如何选择。假如一个人的勤奋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他的忍耐也无法在正确的时间坚持,那么,他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心理活动将会非常不协调,甚至分裂,他的思考也会陷入一种理智与道德观念的混乱之中,导致他的心境不再平和,对自己的目标也会产生怀疑。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集体中并持续下去,那么,这对整个集体来说就是毁灭性的,集体会因此失去善良和品德,也会失去规范的外部秩序。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状态都大相径庭,不管是忍耐能力、求知精神还是勤奋的精神,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忍耐能力是温顺平和的,求知精神是坚定不移且恒定的,而勤奋精神则是始终前进,有无数个新的起点。忍耐能力的表现是消极的,而求知精神的表现是积极的,这两种能力都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事物上。而勤奋的精神则要求人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把注意力从一个事物慢慢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所以,用一种具体的方法把这三种优秀的心理状态在一个人身上实现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加困难的则是制定一项教育计划,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因为按照正常的标准,一份教育计划不可能面面俱到,依靠现有的准则去完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我们需要徐徐图之,并做出一些记录和总结。

一个人早在童年就已经有了求知精神,从教育理论上看,孩子这种精神形成得越早,后天就越难塑造。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孩子这时候已经有了使用私有物品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知道,孩子这时候还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私有物品,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是盲目的。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对孩子进行忍耐训练,这种训练也不应该是盲目的,如何放纵、如何严厉都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对此,我们建议采用不温不火的中间路线。

作为训育者,我们还应了解到,虽然我们都希望在孩子童年时期就建立起都勤俭节约的品德,但他们内心却有一种天真的、纯洁的善良。在这里,我们不必对价值观进行深入的探索,因为对孩子深刻的观察已经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即真正的求知精神根本就不是一种多变的或者不道德的占有欲望,而是一种长期的对某一事物的坚定态度,因此,求知是以内心的专注力为前提条件的。假如这种求知精神在孩子身上过早地表现了出来,那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即便没这么严重,他们也是缺乏活力的“小大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孩子就只能在现实的世界中盲目尝试和行动,以致无法静下心来把内心纯洁的占有念头表现出来。所以,与其自欺欺人地让孩子压抑这种情感,不如等孩子暴露出这种弊端之后再想办法纠正,并适当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刺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感觉到一些可以被自己占有的事物,这时候,孩子非常渴望能够利用它们,而这些事物不断被剥夺时,他们会感到一种损失。因为这些事物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或者说孩子认定这些事物是自己的。通过这些事物的留存,可以使孩子的求知精神得到训练,但是,孩子努力占有的东西不应当比他在思想中保存的东西更多。也就是说,将孩子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进行交换,可以让孩子主动衡量事物之间的价值,这就使孩子的价值观得到了顺其自然的发展,而不是强制的,还能激发孩子要想获得报酬就需要辛勤劳动的意识,这种体验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照老一辈的做法,经常用超过正常价格的金钱去购买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小商品,那这个教育目的就会丧失,因为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虚荣心,而虚荣恰恰是一种心理疾病。乐观和谦虚是这种疾病的良药,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荣誉感随着身体素质和智力的增长逐渐强大,要时时刻刻细心照顾它,无论怎样都不要让它受到损害。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荣耀和金钱,缺少其中一样,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公认的没有价值的人,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找错了方向,或者靠一些虚假的做作去收买人心的话,就很可能使孩子在长大后变得自卑和懦弱,或者使其情感状态出现异常,异常压抑自己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个孩子在平时是否被同伴关注,是否因为一个小的错误就受到周围朋友的嘲笑和戏弄。如果是,就应该让孩子尽量远离这种不良的交际环境,至少是暂时远离,而且,不需要过于指责那些嘲弄他人的孩子,因为他们并非有心,而是出于人性。其实,受伤最多的还是那些被嘲弄的孩子,我们不能单单对他们报以同情,而应该想办法医治他们的硬伤,在增强其优点的同时,弥补其缺点,并尽量为其选择合适的朋友,因为交往对象的优点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完成转变。

其实,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勤奋,我们观察到这一点时,应当及时给予强化和促进,并发掘可以使孩子产生动力的某个客观事物,用一种温和的鼓励,让他们逐步尝试、探索,培养专注力和行为。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到,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可以集中注意力,并能在快乐中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还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屏蔽那些自卑、懦弱的不利因素,在心智尚未完全开发的阶段依然可以受到正确的教育。所以,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并在游戏中把孩子引导到一些培养意志力的事情上。对于教育本身来说,无论是分门别类的还是统一性的,目标都是将一些简单的理论研究透彻,以便在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为此,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激发孩子的行为活动力和心理活动力,它们就像四肢的运动和内脏的运动一样,全身各处都应当得到放松,才能使孩子达到一定的成就。

一个人的兴趣相当重要,频繁地从事没有兴趣的活动,会极大地危害人的身体和心理。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快速的,因此对我们的教育极为有利,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有效的时间去改变孩子的思想或者活动,使其适应自己的身心特点。我们应当习惯给予孩子各种各样的鼓励,使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表现出独立的个性和超强的意志力。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勤奋要与我们最初的教育目标相符合,不能肆意为之,要想达到这些,就需要用忍耐来做催化剂。在这里,我们所谓的“忍耐力”就是为达到既定目标的勤奋所付出的必要的忍耐力,我们不应该在这些地方使用一些特殊的训练,来刻意地限制教育,使训育的进行遭到阻碍,这是画蛇添足的行为。传统的训育根本无法使孩子知道他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使孩子无法明确目标,也无法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具备全面能力的训育者会在各个方面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他可以稍微慢一点做出选择,因为他会随时做出必要的选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他可以全面了解孩子们素质,不会为孩子做出错误的指导。

作为训育者来说,我们非常希望一个具有高情商和高修养的青年在训育中推迟自己的成熟时间,并在过渡的时间内,把忍耐、求知和勤奋中的正能量结合起来。这与其说是一种试炼,不如说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审视活动,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我们应当尽力控制自己,不频繁或无限制地对孩子进行某些不必要的训育,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决定,尤其是心理较为脆弱的孩子,这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伤害。准确点说,我们应该用孩子的观点来观察孩子,用青年的观点来观察青年。

以前最普遍的观点是,心智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核心,我对这个理论也很赞同,但关键是如何生成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方法。现阶段,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大脑反应迟钝或者头脑古怪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不喜欢承担责任、头脑一根筋、被别人任意摆布的意志消沉的人。这些人不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他们整日陷入各种各样的精神交互,不断地与灵魂之力进行无畏的抗争,使自己陷入无限的矛盾,他们的最终归宿不是死亡就是意志消沉。

对于以上的现象,很多训育者开始吸取经验教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各种各样的生活技巧,或者用一些神乎其神的大道理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这些不切实际的理论曾经堆满了书店。其实,真正使青年积极向上的是他们身体的健康和浓厚的兴趣和专注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一种沉着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不过我要提出一点,那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心灵上的帮助,为了快速实现性格塑造或道德修养,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训育。

我们很早就提到过忍耐精神、求知精神和勤奋精神,这些优良品质在前期可能需要道德或伦理的约束,但后期,训育的任务就是使它们被性格吸收,成为性格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训育的根本任务,训育并不是让孩子自发做出行为,而是在训育过程中使孩子的道德素质步入正轨。因为行为和心理是相对应的,而道德属于心理范畴,如果我们在两者之间非要选出重要的一个,我认为道德才是应该放在首位的东西。这些侧重点并不容易被察觉,也未必会在某些方面得到重视,但却能在无形中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对那些有坚定的信念且注意自己的道德、具备善良和荣誉感的青年进行教育时,我们会感到格外轻松,因为他们的思想与道德所崇尚的相一致。但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观察和改正那些错误的行为,帮助孩子维护道德呢?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这不可行,或者非常艰难,而且我甚至觉得,一个专注于实践的教育者所做出的功绩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比拟的,但目前,我们关于实践的学问相当匮乏,我也只能做出模糊且简短的分析。

我曾经说过,公平公共、善良和爱心以及自由的野性是人最原始的素质,训育的基本理论就是以这些原始素质为基础,告诉被训育者道德的作用。我们应该更加专业和系统地分析被训育者的各项素质,例如,“公正”就包含公平和正义两个意思,这两个概念相互独立,相应的行为也不同,正义侧重于取得自己应得的东西,而公平则倾向于平均分配。前者是激进的,而后者是冷静的。很多人拥有天生的正义感,但这种正义感是不成熟的,也可以说是没有受到过道德熏陶的正义感。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现实中的公正,当一个人要被别人收回财富的时候,法官应当如何判决?他能否找到绝对真实的证据?这些都是未知数,也就是说,有时候越想做到公正,却越是无法得到,这就是一个矛盾。所以,“公正”一词在每个地方的词典里都有不同的意思,即便意思相同,每个人所做出的行为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哲学上的理论混乱,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适当的时机合并这些混乱的概念,这些概念所体现的行为基本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事件下产生,它们的概念互相交织,不容易观察和分析。

一个具有“公正”素质的孩子,他自身就具备一种道德的观察力,但这也导致了他会忽略对另一种观念的注意力。那些最早教育孩子的父母,常常用一些自相矛盾的理论来帮助孩子做决定,这就很容易出现错误,而出现这种严重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过于干涉孩子的自由。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用当前教育学的思想做出评论,而教育本身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孩子的正义感最快地培养起来,当这种基础的素质得到活跃之后,训育的一切措施和管理就可以没有阻碍地进行。假设对孩子少一些限制,让他们可以更多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那他们心中的正义感以及其它道德观念将会得到发展,成为他们最自然的特性。因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只要实现了交往,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各种伦理与道德观念,而且这种观念会自发调节行为,慢慢地,每个人都会具备属于自己的并被别人认可的品质和物品,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相互交往,交换各种各样具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动力。在成人的不正确干预下,孩子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怀疑正义的想法,进而将正义抛诸脑后,影响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