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对于性格的绝对性影响

时间:2024-12-02 07:53:04

为实现欲望而采取有效行动的人,一般都是高素质和能抓住机会的人。在探讨素质与性格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它们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素质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来说,素质的培养从孩子时期开始,直到成年时期才可能趋于成熟。人到了成年时期,才能真正激发内部的活动,而频繁的外部活动也多在此时出现。起初,人的内心首先形成追求外部活动的倾向,之后性格才开始形成。通常,人行动的过程也是性格产生的过程。如果将孩子的性格比作水,那么孩子的性格在孩子时期就是液态的流动的水。进入成年期,孩子的性格将随成长的过程快速凝固定型,最终成为固态的水。孩子的性格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稳定,与此同时,孩子也渐渐步入社会,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考虑如何培养自己的素质,如何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及如何使这两者与积累的欲望相匹配。

素质对于性格的绝对性影响

然而,孩子成年之后就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基本的教育早已完成,重新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另外,对成年人来说,知识的可接受性也远没有少年时期那样强。因此,对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借助偶然的机会才能进行。如果说教育者可以继续对成人展开教育,那么对成人性格主观和客观平衡的培养是有可能的。

不同时期的人由于思想范围不同,素质程度也不一样。素质对于性格的影响受到思想文化范围的限制。孩子成年以后,世界的大门将为他大开。成熟的体力是成人所拥有的,也是能为其服务的。素质对性格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大小来评判,因为这种影响可能只表现为对性格的某一个因素产生作用,从这一点上看,素质对性格的影响较小。然而从培养性格所做的工作上看,这种影响又牵动着整个培养的全部工作,所以,数字对性格的影响又是较大的。

素质问题最重要的差别表现为一个人的心灵状况是否较容易或较难改变。不易感动的人受到了感动,说明这个人有极其出色的素质,而拥有极出色素质的人往往都是由极细心的教育训练出来的精英。对精英教育者来说,他们更愿意教育易受感动的人,因为这类人更容易接受他们的教育。成年人可以对自己希望的事物展开探索,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任何时期,他们都需要接受训育。多数成年人都相信命运,喜欢受命运的摆布,他们不能像从小接受训育的人那样拥有坚定的性格。

关于意志的记忆是性格最基本的必需品,而与意志的记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心灵易动性的程度。有些人分辨是非黑白随心境而改变,有些人追求时尚随潮流而动。这些行为表明他们都是缺乏性格的,同样轻浮的行为在孩子身上亦可发现,比如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不停地向教育者提问,然而实际上,他们并不期待答案;他们喜新厌旧,追逐新游戏,追求新玩伴。青少年的轻浮行为也不在少数,比如他们时常更换学习的乐器和语言。而对青年人来说,这样轻浮的行为亦不陌生。他们只接受很少的课程,时常会产生自以为是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自学要比他人教授效果好得多。此外,他们还会隔三差五地出去旅游。

以上这些人,有的可以接受训育,并能从训育中得到帮助;有的不能接受训育,因为他们早已脱离了受训育的范畴。对精英教育者来说,最值得教育的人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他们可以完全把握周围已有的事物,面对一切诱惑都能保持清醒;他们从不喜新厌旧,总是懂得感恩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他们喜欢挑战,拥有坚定的意志,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培育、发展和守住自己的事业。这类人表面上看似固执、迟钝,但他们总是拥有自己固定轨道的的,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他们一开始可能对教育者表现得特别冷淡,不愿对教育者开诚布公,但随着教育的深入,他们的表现总能令人惊叹。

与最值得教育的人不同,最需要教育的人具有如下特点:他们任性、偏执、深闭固拒,拥有许多精神癖性,这些精神癖性包括家庭荣誉的、行会精神的以及地方主义的;他们缺乏兴趣,却很容易被激发兴趣;他们拥有的良好意志是教育牢固的基础,这种良好意志可以帮助他们保卫心智的纯洁性与正确性。

性格培养的步骤结束后,关于教育的希望就能实现。性格培养的最后步骤不是管教孩子,而是让人的性格跟随世界潮流而不断发展。

在我看来,教育的驯服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即使有顽强天性的人也不会在这样的驯服力下无动于衷。因此,我们不必害怕这样的人可以抵抗教育的驯服力。如果教育者遇到的是与他们没有任何相同点的青年人,那么以上情况则截然相反。但若是遇到一个孩子则又另当别论,如果这个孩子既能在面对扎实的教育时保持自身的强硬,又能在面对先进的管理时保持自身的强硬,还能在面对理智的训育时保持同样的强硬,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畸形儿。

一个人要获得良好的素质是困难还是相对容易,这两者的差别是性格培养中需要提前预计到的。每个人都喜欢不断重复做成功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成功的喜悦可以让他们充满力量,因此,每做成功一件事情,孩子就多一份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志向能够得到加强。成功的力量有利于孩子获得新理想和新目标,然而,其作用也有相反的一面。当一个孩子成功完成了许多事情,他就有可能以成功做事来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证明自己属于天才的类别。显然,这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从小被人称为天才的孩子很容易自信心膨胀,以致他很难驾驭自己。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沉溺于依赖自己天生过人的素质而无法自拔,表现得意志不够坚定。情绪不等于性格,对天才的艺术家来说更是如此。艺术家的活动远离人类的生活与创造,因此,如果人类全都按照艺术家的方式生活,那么人类将无法驾驭自己。

在生活的风暴中,任何科学都不能单独对人类进行指导。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无缺的天才,那么我们将对这类无所不包的天才寄予希望。神奇的自然在人类的素质中播下了病态的种子,要想去除这些病态的种子,就需要通过教育来执行。并且,这种教育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精英的教育,否则,教育就不是育人,而是害人。业余爱好可能造就出色的天才,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业余爱好中看到他们将来能有多大的发展。是否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职业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精英教育者不是为了职业而教育,而是为了教育而选择职业。一个孩子如果正为是否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职业而苦恼,教育者就可以担当他的顾问。

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具有素质的基础,健康的人可以自己做决定,并敢于对任何事情做出选择。关心孩子的健康虽然不属于教育问题,但却是培养孩子素质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对孩子健康的强调远远不够,还缺乏相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