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精雕细琢”的个性

时间:2023-11-26 10:39:02

学生只是被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属于对特定群体的教育;而教育者追求的是对所有人的教育,也就是普遍的教育。

经验表明,智慧生物(人)在接受教育时会遇到种种困难,但他们发挥自身功能的就显轻松自如。换而言之,教育对人来说可能是困难的,也可能由于自身的有利条件而使教育变得相对容易。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需要坚持一个事实——人是客观存在并能被施以教育的对象。我们不需要从哲学上审视这个问题,将人的心灵视为各种官能的混合,或者将人类的大脑视为各种器官的总和。

怎样培养“精雕细琢”的个性

我们会用具体的教育实验来证明人类的大脑对接受教育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为自己倦怠教育的懒惰行为而辩护。对整体人类最纯粹和最成功的描述,同时也是对特殊个人的说明。我们坚信,相同点只能让个体在整体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不同点才能使我们变得特殊而富有个性。在前进的道路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只有对人们展开教育,才能使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才能使整个人类受益,继而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在教育者的努力下,个体的个性才能被完美地塑造出来,个体才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如果一个学生的个性不仅不违背教育者的努力方向,还能够演变成不符合学生本身和教育者要求以外的性格,那么这是极其“幸运”的事情,这个学生形成的性格,我们称之为“第三种性格”。能教育出这种性格的学生的教育者必定是目光短浅、鲜与人交流,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根本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我们不能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一系列的消极规定。这种消极规定很难被学生接受,如果孩子不遵守这些消极规定,而教育者却强制执行的话,就很有可能会侵犯孩子的个性,从而影响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塑造健康的性格。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切身感受他们的个性,当学生的行为与其性格不相符时,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努力让学生抑制自身对不良愿望的表达,必要时,帮助学生下决心放弃这些不良愿望。

教育者应当参与孩子最开始的性格塑造,因为有些不理智的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这在无形中会影响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璞,把父母的要求比作刻刀的话,那么有些父母就会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雕琢玉璞。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令人叹惋的,因为以这样的方式来塑造孩子,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一文不值,就像一块雕琢失败的玉璞。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寻找到这块玉璞的瑕疵、凸起以及其它不合理的地方,然后耐心地对这块玉璞进行打磨,而非太过激进的雕刻。因为在打磨玉璞时,我们可以消去孩子的棱角,而雕刻时往往是制造更多的棱角,并且我们必须承认,雕刻比打磨更易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教育者应该拥有比常人更加独到的眼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欠缺的部分,并针对性地展开相关的教育。同时,教育者不应该自以为是地进行教育,因为有些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教育者之间应该多加交流,利用群体的智慧展开教育工作。当然,对于某些教育者独到的建树,我们也应该大胆实验,不能让教育局限于传统,卓有成效的创新教育是需要的,更是难能可贵的。

在塑造孩子的性格方面,教育者不能按照一种方法教育孩子,否则将使孩子的性格趋于千篇一律,丧失鲜明的轮廓。我们要让孩子的性格得到自由而又有约束的发展,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更显独特。那么,教育者如何显示自身的荣誉呢?接受了他人的委托之后,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若干年以后,人们可以从这些被教育的孩子身上看到健康的人格、和睦的家庭观念、民族自豪感以及对自身出生的尊重等多方面的明显特征,这就是教育者最值得骄傲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