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体思维如何保持连续性

时间:2024-12-02 07:08:07

虽然由于现有知识的局限,我们并不知道思维和神经在不同情况之下变化的规律,但是可以确定,大脑的任何一种状态都不会马上消失。即使一个新的状态产生,新状态之前的旧状态也会由于惯性而依然存在,并影响最终结果。而在感性知觉中,对比现象就是最常见的变化,这种对比变化从美学的角度讲,就会成为一种愉悦或者悲伤的感觉,两种感觉可以形成对比,悲伤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印象之中的某些特殊的顺序序列所产生。

在思维当中,这些变化都对应于与它们相应的时间和地点的流动意识。例如,大脑的一个区域A连着区域B, B连着区域C。如果区域A受到强烈的刺激,那么这种刺激也会连接到B和C,而且整体的这种刺激所产生的意识,也并不单单是某一个区域所产生的,而是三个区域相连地整体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个时候去表达大脑的反应过程,我们就必须承认A、B、C这三个区域的过程同时存在,并且还有一个与它们相连的意识。当然,这个意识绝非是这三个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单独引发的,但是又同这三个区域的每一个都有相似之处。

脑体思维如何保持连续性

这不禁让一切又回到了另一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讨论过,伴随着神经症的变化,精神病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人的神经的变化从来都具有连续性的特性。所以,精神疾病也会出现连续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速率则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

形成主观变化差异的基础就是变化速率的差异。如果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当变化速率变得缓慢时,思维的对象就会处于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如果变化速率加快,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它同某一种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转变和过渡。这就是意识流的奇妙之处,就像天空中自由的飞鸟一样,它们的生命过程是由飞翔和栖息组成,这两个过程不断地交替,从而构成了飞鸟的一生。语言也是如此,每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思维,而每一个句号的停顿,则表示这一点被某种想象力所占据,这种想象力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无限地出现在心灵当中保持不变。

鸟儿的飞行充满着关于动态或者静态关系的思维,所以我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飞鸟栖息的地方可以看作意识流的实质部分,它们飞行的地方则是意识流的过渡部分。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思维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过渡,去获得某种实质的部分,或者说,过渡部分的主要用途就是让我们从一个实质到达另一个实质。

通过内省的方式去看到这种过渡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如果鸟儿始终朝着终点飞行,那么在它抵达终点之前,我们是不能让它停留下来的,因为这等于强行切断一个人的思维去观察。而如果我们等待鸟儿到达终点,那么结论的强度和稳定性又会超越它的实质,在我们观察之前,它已经超越我们到达了终点。就算我们确实阻止了它,那它也不是原来的思维本身了,就像握在掌心的雪花,它已经不再是雪花,而是一滴水了。

所以,依据内省的方式,在发展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无法捕捉到对思维的感觉的。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是某个实在的东西,以及它在那个已经完全消失掉的句子中的功能、趋向和特殊意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去分析,就等同于抓住一个旋转的陀螺去分析它的运动,不存在任何益处。

但是,如果坚持观察意识流的过渡部分是如此困难,那么,安静和雷鸣之间的感觉是不是也容易忽略呢?或者说它是意识的一种中断?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忽略,其实是犯了以下两种错误:

其一,是感觉主义者的错误,他们不能掌握任何同事实相联系的形式以及相应的感觉,也找不到任何已经命名的实质变化去反应某种关系。对于关系感觉的存在,他们大多数都持有否定态度。例如休谟,很多人和他一样否认大多数存在于心灵内外的关系,他们认为,主观感觉及其衍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在一起,但事实上它们都是独立的,其他的联系不过是一种词语的错觉。

其二,是理性主义者的错误,他们始终无法放弃关系的现实存在,但同时又无法指出任何明显的实质感觉。也就是说,他们否认感觉的存在,但是他们的结论却恰好相反。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关系存在于这样一种心理变化之中,这种心理变化不但没有感觉,而且组成感觉的部分与其他的主观状态的主观部分还是同质的,这些关系通过思想、智力或者理性的心理活动而得到认知。

而就我的观点而言,无论是感觉主义者还是理性主义者,他们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果感觉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那么物理世界之中就必然也会存在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认识这些关系的感觉也一定会存在。在人类的语言当中,任何一个连词或者介词都在表达着某种我们能够确实感觉到、并且存在于我们思想之中的众多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细微之处。客观一点说就是,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确实是真正的关系;主观地说就是,意识流通过自己的内在与它们之中的每一个都相互匹配。

对此,我们再一次来讨论关于大脑的话题。作为一个器官,我们始终相信大脑的内部一直处于一种平衡的变化状态之中,这种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大脑的每一个部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大脑内部的变化中一定会存在着一个地方的变化幅度要比另一个地方变化幅度大的情况,节奏也是如此。相对稳定的形式和这种形式往往会不断地交替出现,所以在大脑之中,永恒的重组一定会导致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紧张状态,除此之外,其他的状态是不断地来回往复的。如果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紧张状态产生某种意识,那么迅速的重组会不会产生另一种和重组本身一样独特的意识呢?而如果这种意识是关于简单事物的,那么它就会被我们称为“感觉”或者“形象”;如果是关于复杂事物的,那么就会被我们称为“知觉”;虚弱的时候则会被我们称为“概念”抑或“思维”。对于那些迅速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是“过渡状态”。

正是因为大脑的变化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因此,所有的这些意识就可以像电影画面一样被融合,在心理学研究当中,确切的说法就是,它们是一个被拉长的意识、是一道没有中断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