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往往都不会在一念之间做出决定,而这些经由细致思考、多方权衡而作出的决定,就是“熟虑后的行为”。当一个人做出决定之前,他的意识之中其实是存在多方善意或者恶意思维的——在这里,请不要将“决定”之中的善意或者恶意思维理解成日常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而是说,假如我们想要喝一杯咖啡,那么对“喝咖啡”这个观念来说,支持的思绪就是善意的,否定的意念就是恶意的。这些对立的思想相互攻讦、驳斥,外化成人物举止,我们就称之为“犹豫不决”。
当然,不同的主张会逐渐随着个人主观思虑而逐渐消耗、固定,当某一派势力最终完全占据主动的时候,一个人的决定也就随之而来了。在这个不断筛选淘汰的过程当中,那些对于相关行动起到阻碍或者帮助作用的思绪,我们就称之为“理由”或者“动机”。
由此看来,一次行为指令的权衡,其过程实际上都经历了非常繁复的博弈。各种不同的理由和动机,都在不断地对正在被考核的意念产生鼓励或者抑制作用。就好像是一道波涛汹涌的堤坝,在是否开闸泄洪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一会儿洪水高涨想要重开堤口,一会儿又是水势减退无需开闸。类似这样的争论,会在一定时期内给这个人带来持续不断的压力,但是无论两种不同的势力如何强劲,只要争议依然持续,一方还没有完全打倒另一方,我们就不能说“决定已经做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受迫于外力因素的影响,部分思绪会产生不同的强弱波动。或许在一定时间内,支持的一方遭到了削弱,但是随后它还可能反弹。今天我们觉得自己身心俱疲,一句话都不想说,但是到了第二天,这种感觉消失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绪转换的过程。
所以说,在做一个决定之前,我们的神经系统实际上是发生了千万个变化的。在这个混沌的体系当中,“思绪们”不停地争斗、搏杀,而我们的意识忽而偏向甲、忽而又偏向乙,直到不同的意见消失,即将执行的行动才会被确定下来。
当然,我们也经常听见这样的声音:“我做了一个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决定。”既然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经过了无数次博弈之后才得到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经常感叹自己“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实际上,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说,一些捉摸不定的情绪因素还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性格急躁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常常能够让自己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当一种意念被提出来之后,这些人总是能够快速解除思维当中的怀疑和踌躇势力,然后决然凛然地付诸行动。与之相反的是另外一部分人,他们对于行动的顾虑就多了很多。而任何时候,只要执行的心绪占据了主动,反对的声音就会悄然升起。对于优柔寡断的人来说,他们总是不断地做出选择,然后将其推翻,反复如此。但是无论上述哪一种状态,它们都是经过了人脑思虑的,而非一时间的冲动。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当这个人在权衡利弊的时刻,猛然间有一种意念突然间泛起,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徘徊在他脑海当中所有的争议选项之间。很显然,在这种状况下做出的决定,事后看来往往是不理性的,带来的结果也如同人们常说的那样:“我自己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