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首先一个不可回避的就是内省观察法则。对于人自身的反诘和思辨,所有哲学家都公认无疑。大家都认可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内省原则在不断地评判、验证我们的意识,同时也对所有心理变化产生抑制或推动作用”。哲学界历来流行“质疑的风气”,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内省的存在和作用,所有人都坚信自己有能力、而且也正在通过对自身的盘问,将自身思想活动与现实心态所认知到的目标区分开来。
对于内省之下的意识状态本身,学术界似乎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对这种状态的命名定义上,多方各执一词,互相之间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当然,对于这样一种现象,读者朋友也应当理解,因为一个恰当、精准的命名是能够准确涵盖一个概念自身的所有特性的——这不光为诸多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参照,同时也为这个概念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对于心理学之下的意识,似乎总也找不出一个最好的答案。从最早的Mental state(精神状态)到后来的State of consciousness(意识状态),这些命名看上去都稍显冗长,同时又过于平淡,缺乏流动感。
其他一些名家的主张,如赫胥黎倡议的“筛柯西斯”(Psychosis,译为“心理作用”)、休谟提出的Impresentation and idea(印象与观念),以及威廉姆·汉密尔顿所说的Presen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呈像与表象)等等,都存在多多少少的缺陷,而我个人更倾向于将“所有的意识状态集群”统称为“觉态”,或者是“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方便了后文的论述,同时也让大家在研讨某一现象的时候,有了统一的方式和路径。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究内省观察法之中的“惟灵论”争议。在惟灵论学者眼中,灵魂就是一个人心灵活动最为核心的部分。灵魂现象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但它却统筹了人类心灵活动的全部动态。那么,内省究竟能否正确、完整地审查到人类内心活动呢?弗朗兹·布伦提诺说:“内心感知到的现象,从其本身而言,它就是真实的。如果有人想要再继续针对自己的感受过程进行猜测和怀疑,继而又对上一个循环进行推理和论证,那么他就已经走在无休止的自我毁灭道路之上了。”在他看来,内省法能够触碰、彰显出来的事物和现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否定”的“真实存在”。如果有人想要对推论的环境和过程再次进行验证,那么他就好比是那个质问“公鸡为什么是公鸡”的极端求索者一样,让自己陷入了不可理喻的境地。
但是对于“内心是否能够通透灵魂、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本身”这一个命题,也是存在不少质疑的。奥古斯都·孔德就叙述过一番非常有趣的话语,他的大意是,驱动人的内心去检测它本身,这原本就是一个荒谬的悖论,真正的思辨是需要站在一个客观、对立的角度来执行的。让一个器官去内省它自己,就和人站在水边观看自己的倒影一样,永远都是捉摸不定、无法达到真实还原的。
孔德的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他可能对英德派系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浑然不知。他的论述实际上带有极大的学院派气息,而约翰·穆勒对他的答复,则较好地反驳了他的推论。
穆勒说道:“有这样一种现象,想必孔德先生是完全知晓的,那就是生物的记忆都是可以研究的。但这些研究却不是在人们觉察到它的那一刻,而是在事件过后才开始执行的。对于刚刚做过的事情以及一分钟以前浮泛起来的思维,我们都可以进行回想和推论——这种能力,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的。此外,孔德先生似乎还忘记了人类拥有‘理智知识’这一种能力,对于事件的反省和回忆,我们都能够用自己过去所积攒下来的知识进行推导。总之一句话,但凡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我们都能够进行有效验查。”
看得出来,上述二位在学术推演上出现了纷争。孔德强调器官不能自我反省,而穆勒则表示记忆能够澄清一切,那么哪一种观点才是所谓的“真理”呢?在阐明这一则道理之前,我们先回到布伦提诺的观点。布伦提诺对于意识感知的原则就是:一个直接被感知到的觉态和一个由反省而得出的觉态之间虽然存在不同,但我们却无需强作推理。就比如说一个人在前一刻觉得非常疲劳,那么后一秒钟经由内省而引起的觉态与前一刻的疲劳感受实际上是无穷相近的。如果人类真的可以每时每刻都直接感悟到自己的心情变化,那么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都可以是万无一失的心理学家了。所以,在心理内省这个层面上,如果严格较真,那么所有人都会陷入一个死胡同,没有人能够观察到自己内心深处在某时某刻的“觉态”。
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会告诉自己“我在生气”,或者“我很累”,但是从一个严格的哲学角度来说——也就是孔德先生所持有的观点,在我们说出“生气”或者“累”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然处于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之中了。或许我们当时依然非常生气、非常疲倦,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和几秒钟之前的“觉态”已经从情绪程度上有所区分了。就好比“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的那个悖论一样,如果持续这样探讨下去,既是呆板,同样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在判定内省是否真实有效时,一个可行性的办法就是通过可信经验来进行论证。当我们有证据证明内省法则是精准无误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予以采信。只是,“可信经验”确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很多时候,人们也容易被大脑的惰性思维所蒙蔽。在心灵感知的“一把椅子”上,到底有多少是真真切切被人眼看见的呢?又有多少部分是由这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填充进去的呢?更有一些极其微弱的觉态,它们或许只在人内心停留极短的时刻,甚至在这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对于它们,又应当如何推论呢?
在这里,我们惟一可以给出的结论就是:内省法则是存在缺陷并且易于失误的,同时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内省法对于觉态的“观察”。就如同孔德所说的那样,由于不能及时感应到脑体当中某一刻存在的意念,对于很多事物,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去甄别和判断,终究还是会出现疏漏和偏差。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经验和所掌控的学识来对自身判断进行梳理、校验,并且力求将整条“觉态——甄别——判断”链条修正成为一个和谐、贯通的系统。而这样一个与现实逻辑相符的系统论证,就是我们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这样一种由个体直接内省反射出结果、并且以此结果为基准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已然在英、德等国占据了主要地位,洛克、休谟、黎德、哈德烈以及穆勒等人都对此类研究发表了拥护的论述。而我自己也真切地认为,通过记忆来对自己的心理觉态进行内省所得到的现实效果是极其可靠的。而坚持“内省无法还原真切心里觉态”的孔德先生,就是一名更追求极限与完美,但却抛开了现实意义的研究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