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对象和由来

时间:2024-12-02 04:53:03

所谓的爱与恨只是人们产生的一些感知,它们既没有任何别的构成物,也没有任何其他混合物,所以我们不能确切地给这两种感情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在探讨爱与恨之前,我们也不需要急于寻找根据去描述和了解它们,因为凭借经验和感知,我们对爱与恨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认知和了解。

爱与恨和我们前面讨论的骄傲与自卑十分相似,它们是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产生骄傲与自卑情感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我们只要看看自己偶尔的骄傲与自卑,就能理解这一点。此外,产生骄傲与自卑的对象还可以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在情感生活中,我们能意识到这些人的思想、行为与感情,自然也就明白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产生骄傲与自卑的情感。

爱与恨的对象和由来

爱与恨的对象是谁呢?我认为爱与恨的一般对象是别人,也就是说,我们对别人的爱与恨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与恨。那么,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我们平日所说的自爱与这里的爱是不同的吗?”在我看来确实是这样。我们所谈论的“爱与恨”中的“爱”和“自爱”中的“爱”是不同的,自爱产生的情绪与我们对亲人、朋友产生的柔软情绪是完全不同的。相应地,恨也具有相同的特点。别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才会使我们产生愤怒和憎恨等情绪,而我们自己犯下的过错、做过的蠢事等只会让我们感到羞愧和后悔。事实上,我们很少会因为个人原因而真正憎恨自己,我所论述的也主要是个体对他人产生的爱与恨,是一般意义上的爱与恨。

虽然爱与恨的对象是别人,但是别人却不一定是产生爱与恨的原因,如果只从别人身上考虑,那么他们本身并不一定会激起爱与恨的情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爱与恨可以指向同一个对象,但它们终究属于两种对立的情感。这也就意味着,在爱与恨开始产生时,它们就会相互抵消。鉴于此种原因,我们很难对同一个对象产生这两种感情,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它们的对象当成它们的原因。

那么,爱与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凭借我们日常的经验,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爱与恨的原因必定是多种多样的。既然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就说明它们之间是不具备多少共同点的。我们喜爱和尊重一个人,可能是因为这个人品德高尚、智慧过人、知识渊博等,也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拥有敏锐的判断力或十足的幽默感等。如果这个人的特点恰恰与之相反,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对他产生憎恨与轻视的感情。除了内在的原因,一些外在的原因也能使我们喜爱和尊重某一个人。比如一个女孩身体方面的优势突出,她拥有美丽的容貌、灵巧的双手、敏捷的身姿、刚柔并济的力量等,这些都能使人对她产生喜爱和尊敬。而抛开道德和伦理的话题,若一个人身体方面存有缺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对他产生憎恨与轻视的情感。同时,家世、财富的优劣、衣服、国籍与气候的好坏等都能让人产生爱与恨的情感。

从对爱与恨的原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发挥作用的特质与主体之间。例如,一位国王拥有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因此,他会受到子民的爱戴和尊重。只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这位国王之所以会受到民众的爱戴和尊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还因为这一宫殿与他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国王的宫殿很美丽,这一方面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富强和繁荣,另一方面也能说明这个国王的治国有方。这两个方面才是人民爱戴和尊重国王的原因,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出的复合原因。

爱与恨的对象是具有情感和思维的某个人,因此,我们对他的喜爱可以使他感到愉快,而对他的仇恨则会使他感到不快。我将这两种论断看作两种肯定的假设。正是因为爱与恨的对象是具有情感和思维的某个人,所以他才能产生爱与恨的情感。如果只考虑那些与我们不存在任何关系的事物,比如抽象地讨论德与恶、脱离生命空谈美与丑或者只谈及第三者的富有与贫穷等,这些都不能让我们产生爱与恨、尊重与轻视等情感。如果我只是看过国王的宫殿,除此之外便与那座美丽的宫殿再无关系,那么人们对待我就不会像对待拥有美丽宫殿的国王那样尊敬。

对于这些感情的产生而言,感知关系的必需性可能无法明显显露。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感知会形成重叠,这将增加人们区分它们的难度。我们很容易区分骄傲与自卑的情感,同时还能证明哪种情感能带来快乐、哪种情感会带来痛苦。由此可见,研究爱与恨的原因和探讨骄傲与自卑的原因,其方式方法都是一样的。但为了建立更为充分的、具有决定性依据的体系,我暂且不会利用同样的方法对爱与恨进行研究,接下来,我想将爱与恨的议题完全建立在毋容置疑的经验论点之上进行讨论。

自认为优秀的人希望通过自我展示来获得世人的爱慕与赞许,性格优良、才智过人、富可敌国等特质既是产生骄傲、自尊的原因,又是产生虚荣、荣耀的原因,我们所拥有的优点往往会成为我们自鸣得意的对象。然而,也有一种荒谬的论说主张爱与尊重并非来自人的这些特质,如果这种论说成立,人们还能期待他人与自身的情绪相互对应吗?事实上,精确的情感哲学体系是很难建立的,情感的本性与相似性也是很难探讨的。然而,虽然在这两方面进步不大,但我们却能保证研究情感的正确率。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在研究情感的数量上得到突破,但我们能在研究情感的质量上有所保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拥有足够的日常经验和直觉作指导。通过这两方面的指导,我们可以轻易感知到情感在他人身上的作用力。我们知道,产生骄傲与自卑的特质和产生爱与恨的特质极其相似,而骄傲与自卑可以为人带来快乐与痛苦,与之对应的关系与论证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爱与恨,也就是说,能证明骄傲与自卑真实性的东西也可以作为论证爱与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