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感应不到的“天外世界”

时间:2024-06-28 22:53:05

我们理解了“知觉”的概念之后,还要具备对知觉做出一定区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知觉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空间知觉,即对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和方位等空间特点所得到的知觉。对于日常生活而言,空间知觉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众所周知,人生活在一个由三维空间组成的世界,无论我们做出何种行为,都要对高低、远近、大小和方位等做出适当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危险。无论是猴子在树枝之间攀爬跳跃,还是人驾着马车在马路上穿梭,都离不开空间知觉的判断,它是由多个感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另外,空间知觉是人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知觉感应不到的“天外世界”

由于受感官系统限制,我们在对一条近乎直线的事物进行观察时,往往会引起特别的知觉,我们称之为“直线透视”。例如,当我们站在铁轨中间,沿着铁轨的方向看向远方时,我们会看到铁轨的两条线最终会聚成了一个点,但实际上,它们是平行的,永远不会重合。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在绘画领域,很多画家善于描绘重叠的物体,这很容易让人认为画中两个重叠的物体有先后顺序。

(2)时间知觉,指在不依靠钟表、沙漏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于时间的变化、长短等的判断与感觉。时间知觉的产生并没有固定的刺激物,也没有哪个感官系统可以提供相当有价值的信息。在没有计时工具的前提之下,获得时间知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客观世界所提供的线索,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树木年轮的疏密以及当前所做工作的顺序等;二是我们内在的线索,如脉搏跳动次数和呼吸频率等。

时间知觉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慢慢获得的,人们不仅发明了计时工具,还利用各种客观世界的现象来记录时间,如树木年轮、动物牙齿和化石等。而且,在不同的生理环境或心理环境中,我们对时间的估计会有所不同。例如,成人对时间的估计要明显比儿童准确。再如,当我们愉快地做某件事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当我们做自己不喜欢或厌烦的事情时,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3)运动知觉,即人对客观世界中物体运动特性的一种知觉,它与对象的运动速度、距离和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当一个物体从很远的地方朝我们运动过来时,它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成像会发生变化,视网膜通过神经向大脑传递物体必经的信息,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再如,手表的时针其实一直是处在运动状态的,只是它运动得极慢,慢到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因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距离对运动知觉的影响非常大。

世间万物都处在运动之中,只是运动速度快慢不同而已,因此,我们要用肉眼观察物体的运动速度,就需要用另一个参照物做比较。这个被用来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物,选择的参考物不同,运动知觉也会不同。例如,奔跑中的人以步行中的人为参考物,则感觉比较快;但与马车中的人相比,感知就比较慢。在没有参考物的环境中,两个物体的运动很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物体在运动。通常,人会把较大的一个物体当作不动的背景,把较小的客体视为是在运动。例如,在乌云密布且有月亮的夜晚,云彩与月亮都在运动,而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却是月亮在运动,而乌云则是静止的。

依靠运动知觉还可以观察到一种似动现象,就是指引起运动知觉经验的刺激物本身并没有产生移动,但观察者在主观意识上却清楚地感知到物体在运动。也就是说,似动现象中的物体并非真实的移动,也不是个人与物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而是由视觉的错觉引起的移动。很多绘画大师所画的机械齿轮看上去非常真实,当观察者的视角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齿轮在转动的错觉。

相对运动是最好理解的,即我们看到的物体本身没有运动,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体产生了位移,就会觉得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在飞驰的马车中看窗外的景色时,就会看到物体的相对运动,因为我们看到窗外的景色在飞速移动,而实际上,是我们自身在移动。

知觉虽然能对客观的刺激物做出一定合理性解释,但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距离。这就是错觉。人产生错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感官系统中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还是触觉,都会存在错觉。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随时都会产生错觉。例如,当马车突然向前疾驶时,坐在马车车篷中的人会看到地面仿佛在向后抽出;而疾驶中的马车突然停下时,则会看到地面好像在向车底缩进。

那么,错觉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对此,我做不出回答,当前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也不会知道。人们通常认为,错觉和人的观念没有关系,它与知觉有关。而且,单就视错觉而言,它并没有发生在视网膜上。

在知觉现象中,还有一种幻觉现象,它可以不依赖客观事物而直接产生不真实感知。幻觉与真实知觉在感觉上相似,但它是完全虚幻的。人在某些特殊的状态之下,如强烈的情绪体验、紧张、回忆以及期待,都会出现幻觉,有时在睡眠状态中也会产生幻觉。幻觉也是心理异常的重要表象,如精神疾病、药物或酒精中毒等。

知觉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它并不像一个接收器一样,被动记忆刺激的内容。相反,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可以对刺激进行分析与加工,删除或修改某些内容,并以概念的形式将刺激组织起来,使客观刺激在知觉中变得完整。

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客观世界中,人感受到的刺激非常复杂,我们的知觉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记录感官的所有信息。因此,人们只能对刺激的基本特点进行反映,把外界许多孤立的刺激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我们一直比较关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觉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一种理论认为,刺激导致的知觉形象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很多刺激能被知觉为完整的图像,而其他刺激则被知觉为背景。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具有电磁场的特性,由于磁力的作用,知觉在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歪曲和改变。不过,这个理论忽视了经验和知识对知觉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知觉经验是一种混合物,有一部分来自感觉,另一部分则从大脑储存的内容中提取,人们根据社会中的经验和知识对感官系统进行判断。也就是说,知觉的一部分来自感官系统接收到的刺激,另一部分则来自我们自己的心灵。

也有部分学者信奉再造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知觉把客观世界完美地还原出来。这种假设的基础是认为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有规律的世界,只有这样,才可能将片段的感觉加工为完整的知觉。而且,人们能发现自己所受到的刺激缺少什么、来自什么事物。为什么假设世界是有规律的呢?因为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我们根本不能通过得到的片段知识补全其余的知识。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界中的刺激本来就是完整的,人们只要直接与环境或对象接触,就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觉经验,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是因为客观对象与环境在不断变化。例如,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分布不同,所以我们在两种不同的光线下所看到的物体也有不同,因为光线中已经包含了物体的空间信息。这种观点否定了知觉的主动性和特殊性,忽视了经验和知识对知觉的重要性。

虽然人们对知觉众说纷纭,但我却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我认为,人的经验和知识是知觉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放弃对它们的研究。而且,心理活动虽然不好把握,但仍然是知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知觉最终来自客观世界,因此,我们也要依靠自然科学知识来研究知觉对象和人的大脑结构。两个方面互相印证,才能使我们对知觉的理解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