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性应以本能和理性为基础

时间:2023-11-26 01:09:03

所谓人性,就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条件下所形成的本性,即人性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人有两种本能,分别是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包括善良、仁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等,希望自己和他人都能很好地生存;死亡本能则包括嗜杀、贪婪和自我毁灭等极端行为。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既有理性也有兽性,其中的理性就是理性思维和实际生活中正常的思想情感;而兽性则是指本能的情感。前者比较舒缓,后者表强烈。从客观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既有邪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即善恶共存。我虽然痛斥人性的贪婪,但善与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利人利己是善,损人利己则是恶,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则被看作异端。

探究人性应以本能和理性为基础

实际上,这并不容易区分,因为人性非常复杂,行为有时也难以理解,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利己还是利他,或者说两种成分各占多少的问题。人性不可以解放,也不可以压抑,如果被彻底解放,人性中的恶便无法被制约。同理,人性也不能被压抑,压抑会积累仇恨,并限制人类各方面的潜能。在研究人性的时候,不能从单个人中研究,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空间结构上说,人性的内容包括情感、精神、思维、认知和行为多个层面,而研究人性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行为。行为和思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非常喜欢做也总去做,却不知道为什么去做的事情。这其实就是本能与理性的矛盾。就像我们的攻击性和性需求一样,是完全非理性的,所以,研究人性需要分别从本能和理性上考虑。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管理自己的时候遵循递进原则,即先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满足更高级的需求。也就是说,人类在追求自我价值之前,先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例如,有位大文豪想要完成一篇旷世巨著,那么他能完成此功绩的前提条件是他能吃上饭。如果他连自己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那根本不可能完成更高级的任务。当然,我不否认精神在很多情况下对物质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就像有些饥寒交迫的人还在艰难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探索世界的本质,他们会通过对世界的探索或分析,抑或通过逻辑推理看清世界的本质,不过这个本质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尊的意识。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在出生的时候仅仅拥有生理需求,所以,人是被本能决定的。实际上,这种说法非常片面。因为随着婴儿的逐渐成长,他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获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其自尊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像一些投身公益活动的人,他们任劳任怨,有时还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尊人性的体现。

在人性问题上,我们不光要面对严肃的事情,有时候还要面对一切有明确动机却没有目标的行为,也就是那些总想去做但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的行为。例如,某个人在闲极无聊的时候会有娱乐的想法,他可以选择赌博、郊游、访友或者骑马、射箭,这些都能满足他的冲动。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说他觉得无所谓。对于娱乐的需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刺激的行为,另一种是追求美感的行为。前者包括攀岩、冒险以及赛马等,后者则包括绘画、看戏曲以及品酒等。

娱乐消遣并非被很多人认为没有作用,其实,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玩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依靠玩来锻炼和展示自己,并不断地发现和挖掘潜能。据说,物种的多样性就是这样出现的。因此,人类的消遣娱乐也是一种人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