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或是“思维为什么是它现在呈现出来的这个样子”,此类问题看似缥缈无迹,而且它们所归属的思维关系领域对现在的我们而言又显得有些陌生,不过,我们仍可从过往的经验中找寻一些有助于我们研究的部分。
谈及与思维关系最为相似的领域,我想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研究者都会最先想到知觉关系。尽管我会说每一种思维关系都存在与之相对应的知觉关系,但是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似性的确远远高于它们与其他领域之间的相似性。既然如此,在回答思维关系领域的问题时,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类似问题在知觉关系领域是如何得到答案的。如果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转换为知觉关系领域的问题,就相当于“事物为什么会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样子”。按照心物理论来说,这与心物过程的内在特性有关,这些特性决定了组织中哪些部分互相统一而哪些部分互相分离,并且进一步决定了它们统一或分离的方式。同理,正是思维过程的内在特性使得思维呈现出它现在的样子,并且,思维过程越是纯粹,就越能更好地反映出这些特性。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被转换为了研究思维过程的内在特性,因为它在特定的环境中导致了特定的重组——也就是顿悟,最终指向特定问题的解决。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情境的选择变得格外重要,因为我们说过,迫使有机体按照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是他所处的问题情境,这就像决定痕迹变化的是图形的选择一样,调节行为的场力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无论在知觉上还是思维上,这一点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下面让我们来区分产生顿悟的不同情境,以便找出导致顿悟的力量。
(1)以数学题为代表的第一种情境
与数学题有关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学生时代,很多人都曾为数学感到苦恼。做代数题时,有时根据题意和给出的条件列了方程式,却解不出来;做几何题时,又有可能抓耳挠腮想不出证明方法;应用题更是如此,条件明明都摆在那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得出正确答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数学题,它们本身都包含着解题所需要的每一个数据。也许有的人会反驳:“公式总是事先知道的。”这也是我需要明确的一点,即再现这些公式的条件存在于题目所给出的数据之中。所以,为思维提供条件的仍然是这些数据的内在特性。
总的来说,在此类情境中,顿悟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问题本身能够提供给思维过程一定的条件。顿悟的产生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只依赖于问题情境本身。
(2)以笑话实验为代表的第二种情境
此类问题情境所需要的解决办法明显超出了上一种情境。以来自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先驱艾德华·克拉帕雷德所做的实验为例,他设计的很多实验都是以笑话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者为卡通画片配上一句与其内容相关的、能够引人发笑的话语,或是将一则由图片组成的故事填充完整。在后一种任务中,实验者以图片的形式提供给被试者一则故事的前后两个部分,而后要求被试者设想中间可能发生的事件,联系起前后的情节,并尽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笑话。
显而易见,此类问题的解决不同于数学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不一定全部包含在问题本身当中。无论是一张卡通画片还是一则故事,都与日常生活有关,为了给画片配上文字或者将故事填充完整,被试者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知识,或者说是经验。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忽视实验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那就是“笑话”,这一要求决定了被试者思考的方向,也成为笼罩整个问题情境的“氛围”,被试者的答案必须与这一“氛围”相符合,否则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
由此可见,此类情境中顿悟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情境的“氛围”,它决定了即将发生的过程是何种类型,以及后续过程的发展方向,并界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特殊手段。不过,“氛围”这一概念有些模棱两可,很难在心理学理论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学术名词,但我认为这一点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3)以黑猩猩实验为代表的第三种情境
苛勒利用黑猩猩做的实验在学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系列的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利用箱子的实验”与“利用棍子的实验”,这里我要阐述的是后者。
在这一实验中,苛勒在关着黑猩猩的笼外吊起了几根香蕉,并且通过控制香蕉与笼子的距离使得饥饿的黑猩猩无法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到香蕉。笼子中提前放置了几根棍子,可供黑猩猩使用。实验初期,黑猩猩因无法取到香蕉而显现出焦躁的迹象,后来它注意到了笼中的棍子,但是仅凭一根棍子还是无法触及到香蕉,在不断的尝试之后,黑猩猩终于学会了将长短不一的棍子连接起来,取下了笼外悬挂的香蕉。
这一实验的特殊性有三点:其一,现实情境中包含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但是仅仅拥有这些条件是不够的,需要发挥能动性将它们以恰当的方式结合起来,这体现在黑猩猩将棍子连接起来这一行为上;其二,如果黑猩猩并不感到饥饿的话,就不会去尝试取得香蕉,那么后续的行为就都不会出现;其三,苛勒在后续的实验中证明如果黑猩猩没有同时看到棍子和香蕉,即使它使用过棍子一到两次,它也不会在特定的时间内想起使用棍子作为辅助工具这件事。
由此可见,此类情境与前两种情境是极为不同的,尤其是与第一种情境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在第一种情境中,问题由数据产生,并且完全存在于数据之中,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存在于数据之中,顿悟的来源是问题情境本身。换句话说,在此类情境中,问题源于场的环境部分,顿悟依靠的就是场的特性。而在这第三种情境中,问题来源于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当在其中寻求,并且,鉴于自我已经成为了问题的组成部分,所以自我的特性也会在顿悟中发挥作用。
当然,对以上不同的问题情境的区分或多或少带了一点理想色彩,或者说有点抽象化,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情境都要比这复杂得多。比如,自我的力量实际上在每种问题的解决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不过在第三种情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已。在这一点上,个体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毕竟没有什么问题是在我们不去认真对待的前提下能够自行解决的。不过,如果这样的事件确实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的内在力量会得到非比寻常的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