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心理组织时,我们先从视网膜开始,首先需要把视网膜看成一个表面,然后把视网膜上的每个点用坐标表示出来,每个点即是一个刺激,而每个刺激的强度在这个坐标系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如果强度是同质的,那么这个表面就是与横轴和纵轴相平行的一个平面,平面上纵轴的位置越高,强度也就越大,而且,在距离等于零时,与之相对应的强度也接近于零。相反,如果我们的视网膜只是受到了一点刺激,那么表面已经不再是作为整体的平面了,它的最大值仍旧和横轴纵轴保持一致,但对于受刺激的这个点来说,其强度将会成陡峭的上升趋势,在另一点上又会下降到左边平面,为了达到更为直观的效果,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图(如下图)来展示,在横坐标上用沿着视网膜的一条线来测定坐标轴上所有点的强度,下图代表了视网膜刺激强度的同质分布。
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用最新的条件来修改问题,我所说的新条件就是光,而且是中性光,在这种光线的影响下,观察者将会置身于模糊的光线之中,这样一来,在视网膜的整个区域都会产生这种一致的强度分配,这时候,我们获得的刺激是同质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使自己置身于实际的迷雾之中,然后对迷雾进行均匀的照明,在这种情形下,看到的雾和实际的雾是相同的。当然,眼睛看到的雾在不断增加却是虚幻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产生互相接近的刺激,我们将观察者置于任何一个表面,如果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会把同样数量的光送入观察者的眼睛,这将会完全满足我们的实验条件。无论被试者处在一个平坦的垂直表面,还是位于一个半球的中央,又或者置身于一片实际的浓雾之中,对他的知觉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被试者看到的始终是充斥着迷雾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平面,此外,不管面的反照率数值是多少,如果从面上反射的光一直不变,那么在知觉中就不会有任何差异。被试者看到的始终是充斥着空间的迷雾,而不会意识到是一个平面。
在绝对同质的刺激下,雾的外表只能依赖于反射光的强度,如果反射光的强度保持恒定不变,并且不会受到反照率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两个面,一个面的亮度是另一个面的10倍,但是接受的光照强度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那么,这两个实际不同的面将会产生相同的知觉。这意味着,实验不可能每次都出现恒常性。
如果我们使用了几乎全部的同质刺激,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任何恒常性,即一切恒常性都预示着刺激的异质性。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研究雾的表面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在较高的强度上产生完全同质的刺激分布,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被发现的迷雾空间的深度对刺激强度的巨大影响。但是,我们看到了刺激的初始,也看到了刺激第一次明显的扩张。
现在,让我们简单地描述一下先辈们所做的实验计划:被试者坐在一个经过全面粉刷的墙面前,距离墙大约1.25米,墙的面积为16平方米,如果被试者直接坐在墙中央的对面,那么这面墙就不会全部进入被试者的视野,它与水平方向大约200度角相一致,并与垂直方向大约125度角相一致,而墙的侧面仅仅填满了116度的视角,对被试者来说,墙壁和两侧融合在一起的几条边一开始是没有办法看到的。
只要照明强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实验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照明强度在瞬间提升,新的变化就会出现,雾会聚集成一些规则的曲面,从各个侧面将被试者包围起来,整个外观看起来就像是身处天空之中,整个雾的表面积与正常条件下见到的墙壁边缘的外表距离大致相同,如果亮度进一步增强。面就会笔直地变成一个平面,它的外表距离可以十分明确地增加,一直延伸到实际距离之外。
为什么会出现从充满空间的雾向一个平面转化的过程呢,原因就在于粉刷过的表面粒子冲击,根据接近刺激的原理以及所述事实的推断,在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刺激分布并不是完全同质的,而是具有我们称之为微观结构的东西。目前来看,刺激物体的微观结构是不受强度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