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表面都是由场组织决定的,而场组织有其独特的特性,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心理学,所以,场组织最终要归结于心理方面。但事实上,心理方面的数据我们很难得到,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在物理学中进行模拟,实现量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可能性,举例来说,霍尔定律所揭示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是: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公式本身,而应该由此联想到现实,在线路运作的过程中,由于电阻的作用,一般会产生比较少的热量。所以,不管电流的强度大小如何,电阻都会随之变化。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为什么肥皂泡会呈球形呢?因为,在所有的固态物体中,在特定体积之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而在特定表面积之下,球体的体积最大。因此,肥皂泡里就隐藏着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肥皂泡内部之间的粒子相互吸引,它们倾向于占据尽可能少的空间,但是,内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这些肥皂粒子停留在外部,形成了一个表面膜,如果表面积越小,它的厚度就越大,这是以量保持不变为先决条件的。与此同时,膜的势能将尽可能地小。
静止分布的特征,是一个物理过程,如果神经过程也和物理过程相像,就必须要满足这个条件,而且,不论它们是静止的还是半静止的,我们几乎不可能在神经系统中找到这样的过程,它们完全不受时间的影响,因为这些条件基本不会有恒定值,它们不断变化。
不过,在短时期内,条件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甚至在某段时间是静止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当作静止过程来处理,这样一来,我们就相当于找到了静止神经组织的规律。这个发现虽然具有开创性,却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多少实用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所论述的都是物理环境中量化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环境是纯“质”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量与质之间架设一个沟通的桥梁呢?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量和质并非事件的两个不同特性,而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很多事例中,静止过程也会逐步走向质化,像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曾被许多物质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研究所困扰,结晶体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居里得出了下列结论:“某些对称要素并不存在,这对于任何一种物理过程的发生来说都是必要的。”
只要过程发生得足够简单,我们便很容易开展研究,但当过程发生得较为复杂时,便会是另一种情况了,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水滴,当水滴悬挂在和它密度相同的媒介中时,它将是一个完整的球体,由于媒介一般为固体,所以球的形状略微扁平。当水滴穿过空气时,它便显现出了一种新的形状,这个形状比球体更加复杂,却仍然是完全对称的。但水滴的形状有一个特点,即它穿越空气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这样一来,它的下落速度就会加快,换言之,下落的水滴完全呈流线型。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在静止状态的物体虽然容易研究,但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简单,平衡状态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当媒介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发生变化时,随之而产生的静止分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不再是对称和具有规律的了。
尽管这些发现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收获,但我们却从中了解到,在简单条件下发生的心理活动是可以通过物理学的方法找到其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这一结论是以“心物同型论”为主要依据的。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个一般性原理,尽管这个原理有些晦涩难懂,但它能指导着我们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这一原理变得更加具体,我们将会得到比规律性和单一性本身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