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或者承认,在新生儿出生后所能做的事情,大家都会感到很惊讶,相反,人们并不会去在意婴儿所不能做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大家对新生儿的惊异大可不必,他之所以能做那些事情,纯属天赋官能使然。事实表明,新生儿身上所具备的能力,在一些动物身上一样具备。我们曾为此做过新生儿和猴子的相关实验,实验观察显示,只要是新生儿能做的事情,刚出生的猴子也能做,而且,猴子所做的许多别的动作,新生儿是做不到的。另外,一个月之后,猴子已经能做许多技巧性动作,但是,与它同时期出生的婴儿则不能,甚至要等到他到多年之后才能做到。
关于儿童的天赋官能,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探讨。在对儿童的观察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发生在儿童身上一个很简单的反应,如呼吸、手足运动,或者哭与笑,等等,都能从中看出你施与他的训练,对他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儿童之所以会对事物发生某些反应,其背后的关键在于,一个家庭中每天都发生了那些事情。
或者,大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和遗传有关,而它可不可以被称作“本能”。其实,所有这些表现并不在父母的全然掌控之内,因此,我们能说它是单纯的本能吗?当然,大家肯定会说,这些事物跟所谓的教养方式没什么关系。我相信对于这种观点,旧式心理学家们一定会表示赞同。而我们行为主义者也一样,在最初研究这一问题时,也认为其中有些活动是秉承了天赋,但经过大量实验观察之后,它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切实的证据。因此,我们不得不相信,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儿童的行为是环境使然,是养育者给予的影响,而非所谓的“本能”。
也就是说,个体在后来所呈现的很多行为反应,都与早年他所受到的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认为过去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就是延续了他的父母对他养育的方式而养育自己的孩子。而这必然是有意将孩子朝向某个方向去引导。对此可以做这样的比喻,一株小树苗,我们把它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窗口,小树苗就会向阳而生。这其实就是我们借助了环境之力,改变了生长的正常方向。再比如,在野外种一棵橡树,然后把一个重物系在树枝上,那么这颗橡树的幼枝在生长过程中肯定会变得弯曲而下垂。同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教养培育就会有所指,所以孩子的行为活动必然受其影响。而这种倾向影响一直延续下去。所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辞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孩子,我们每天让他朝着我们的意愿生长着,直到他离开。但即便如此,我们对于在之前施与他的那些东西,已经根植于他的内心,因此,他就算不在父母身边,那些影响也会依然存在,在很多方面的行为指向发挥着效用。因为父母亲的长期影响,使得孩子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这些在日后很难改变。因此说我们的孩子基本上是依照我们的样子而长成的。
而孩子未来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他自己选择的,而是他父母的决定。即父母对他的生活方式的指导,决定了他的职业选择。即便对某一职业并不满意,但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他可能到最后还是会选择它。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排除由于身体不健全造成的无法满足自我选择条件的残疾人,这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
现今学校中流行的是,从内发论角度发展儿童心智的方法,这一观点是由杜威教授和一些教育家倡导的。他们认为儿童的一切活动机能、才智基础都潜伏于他们的内心,所以想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必须等到它们出现之后。
而这与我们的观点恰恰相反,在行为主义者看来,这种学说危害性非常大,因为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我们失去对儿童的早期培养的机会。其实,教育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情况,每一个人在他未来的职业选择上也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并不确定,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处于这种现状,甚至在数以千计的大学生中,仅发现一个关于求职的案例,这名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出了选择。而更多的人却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们只是一味地等待机会的降临。机会到了,从事什么职业都行,而至于兴趣才能先放在一边。所以,在行为主义看来这很不应该,为什么他们不能在12岁之前就选择好职业?
对于所谓的自内发展,行为主义者是不相信这一观点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只要一个孩子身体健全,具备基本的运动功能,我们就可以对其开展“造人”工作,而无须其他材料。我们既可以造就一个才能出众之人,也可以造就一个惹是生非的混蛋或者冷面杀手……
关于那些普通的、一般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儿女上进行观察,但对于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也即一个人的“人格”“性情”“才能”“气量”,该如何研究呢?另外,我们又如何去研究他的精神上的构造、特性,还有内部的情绪生活呢?
先以“恐惧”“胆怯”为例来加以解释。我们知道,新生儿之所以产生恐惧,不外乎这两种:其一,突然间失去凭借;其二,听到强烈的声响。除此之外的一切恐惧,都是人为造成的。而关于此,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愿意承认。我们不妨想一想,有多少父母会让孩子独自待在暗室,有多少父母不会不告诉他躲避动物、生人和环境,他是否是胆怯和害羞的?而父母的这些教养方式,是不是使孩子变成了一个在陌生人面前和陌生环境中畏首畏尾的习惯?这些又对于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一些小孩喜欢耍性子,脾气暴躁,之所以如此,其实只是一种很简单的情境所致,那就是束缚他的运动。例如,抓住他的手脚使他动弹不得。而婴儿在其他一些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也是家庭所致。父母可能不会想到,当给孩子穿衣服时,把衣服紧紧套在孩子的头上,抓住他的小手不让动时,或者为了惩罚孩子将其放在旮旯处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产生易怒、暴脾气的性格,造成他在日后很容易被环境束缚的局面。
另外,关于儿童示爱的行为该如何解释呢?难道也可以认为这不是“自然”“本能”爱他的母亲?能引发孩子示爱反应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抚摸或轻触其皮肤、嘴唇、性器官及相似的部分。而至于这件事谁去做,之于婴儿关系并不大。谁在做,他就会“爱”谁。这也是一切爱形成的模型,包括父母之爱,夫妻之爱。不管你是否相信,事实就是如此。很多爱的反应,是社交必需的体现,然而,父母们并不清楚这些。他们不知道自己抱着孩子亲吻、摇晃、抚摸时,将一个在未来完全不能应对其所置身于其中环境的人造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