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条件作用之于恐惧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3-11-25 16:29:03

虽然我们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恐慌情绪,但就算时注意,也不可能做到毫无疏漏。而一旦恐慌情绪形成了,应该怎样消除或者减弱呢?它可以被移走吗?

摆脱恐慌情绪并不容易,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保持一种实验的心态。假如你的孩子一见到兔子就会害怕,而且这种状况由来已久,该怎么办?诚然,我们可以将兔子移走,从他的视线里消失,这样就少了很多麻烦。但是过了一年后,万一他又看到了兔子还是会非常的恐慌。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不再出现害怕反应,只是将他惧怕的东西藏起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条件作用之于恐惧的治疗方法

或者你会采用下列一些方法:给他讲关于兔子的故事,让他通过你的讲述在脑海中构筑兔子的生活或推论,但这样的方式也无法治疗他的恐惧;你还可以嘲笑他是个“胆怯的猫咪”等等。但这样做依旧没办法让他摆脱对兔子的恐惧,甚至会使他的情绪更为纠结;你也可以找到一个不怕兔子的孩子,在你的孩子面前摆弄兔子玩儿,但结果也不理想。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难道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使你的孩子摆脱这种恐惧吗?

琼斯夫人就这一问题,做了大量实验,下面我们可以试一试她发明的办法。琼斯夫人的这项实验,每天只安排在中午,在孩子感到特别饥饿,要进餐的时候进行。实验的具体程序是这样的:

在孩子看到食物时,实验者将一只兔子放到孩子目所能及的地方,如果餐厅很小,可以打开餐厅的们,将兔子放到门外很远的地方,但一定要让孩子看见它。把兔子放置好之后,开始让孩子进餐。除了孩子进餐时,其余的时间都不要让他看到兔子。第二天,在孩子进餐时,实验者先将兔子放到远处,然后将兔子向孩子的方向靠近一点。假如孩子表现得很恐惧,就立刻停止靠近行动。这样的实验每天进行着,实验的程序和步骤也一样。一段时间后,就算兔子站在餐桌旁边,孩子也不会表现出很恐惧的样子,到后来,甚至愿意让兔子躺在他的膝盖上。从此之后,小孩不再害怕兔子,而且这种心理一直保持了下去。对于这一程序,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反条件作用”。大量实验证明,它具有广泛的效果。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消除孩子对兔子的恐惧,对于其他毛皮动物的恐惧都可以消除,至少,对它们的恐惧会降低很多。

如果你的孩子对“黑暗”有害怕心理,先不要发怒,可以尝试一下反条件作用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这样做:像每天一样照顾他睡觉,然后,将房间的灯光调暗,再打开房门。在这之后,每天晚上安顿孩子睡觉时,都把房门关紧一点,灯光再调暗一些。照此下去,3~4天之后,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假如你的孩子有过在水里失去平衡的经历,或者在洗澡时不小心重重滑倒的经历,那么洗澡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这种情况出现后,最好先别强迫他去浴室里洗澡。前两天内,让他去育儿房用海绵洗;之后,用浴盆洗,放少量的水,然后让盆里的水一点点增加。与此同时,用浸过水的海绵为他搓洗。用不了多少天,就可以让他重新回到浴室去洗澡了。我曾经见过一些父亲,为了让孩子学会游泳,强迫他们下水,其实这样做恰恰容易断送孩子学习游泳的机会。

经过上述的探讨,大家可能已经发现,那些能帮助我们避免家庭中发生恐惧的常识,其实非常简单。当恐惧发生后,或者任何有可能引发恐慌的物件出现时,想要摆脱或者予以清除的话,最好的措施就是马上采用反条件作用的方法,因为它的确很有效。我看到过多种恐惧类型的孩子,他们在用了这种方法后,变得不再惧怕任何动物,当然对于那些陌生的动物,他们不会去主动接触。他们不再害怕火光、黑暗;不再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一点也不羞怯,对于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不再惧怕。

恐慌的行为,与写字、玩游戏没有区别,是很容易训练的。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可以教会他恐惧,也可以教会他不再恐惧。因此我相信,关于儿童的情绪生活,想要对其进行掌控并不难,只要采用科学的手法,就可以达到目的。

经过讲述后,我想那些拥有羞怯的、被恐惧情绪缠身的儿童的母亲,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改造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变得不再容易对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物品产生惧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