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可以替代

时间:2024-06-28 19:26:07

此前,我们已反复强调用刺激—反应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合理性,以后不再反复赘述。下面我们用字母S来代表刺激或者复杂的刺激情境,用字母R来代表反应。

我们曾说到,刺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影响力,它无处不在,而反应是有机体为了适应刺激带来的袭击而准备随时引发的一种固定不变的行为方式。然而,我们再稍稍回味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在上一篇中我们提到,有些刺激第一次开始作用时,并不会使有机体产生任何反应,且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刺激以后也不会产生作用。不过,一种刺激本身不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不代表它就无法使人产生应急反应,只要我们了解到刺激替代这样的事实。

刺激可以替代

举例而言,当我们把一束照明光打在手上时,我们的手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但是当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让被试者看到这束光的同时,就用小幅度的电击刺激被试者的手,他就会有缩手的反应。把这个过程以一定频率重复过后,我们再亮出这束光的时候,被试者就会立即做出缩手的反应。在这个实验中,刺激替代的事实就产生了,本来不足以引起被试者反应的刺激,却让被试产生了应激反应。我们将之称为“刺激的条件化”,即便这种表述可能不太确切。当然,以上论述全部建立在对照明光没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与条件刺激相对应的是无条件反射。某些刺激能够引起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反应。如光线照射眼球,人的瞳孔会关闭,眼球会来回转动;再如膝跳反射,口中含酸会分泌唾液等。

不过,即便人有成千上万种无条件刺激,但与条件刺激相比,还是少之又少。在准备一篇长篇论文时,每个词语的选择,上下文之间布局的连贯性、严谨性,都需要被纳入考虑的范围,而这个过程当中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条件刺激的结果。我们人对生产工具的使用反应,也是典型的条件刺激的结果。但是,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总数量不论怎样,都是无法统计的。

刺激替代,或称刺激的条件化,使得有机体做出反应的刺激范围大大增加了。我们可以在一种刺激使得有机体做出反应的同时,对有机体施加另一种刺激,用以替代原有刺激对他的作用。当我们在讨论刺激—反应相关问题的时候,必须先弄明白这个刺激究竟是无条件刺激还是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即是会引起先天反应的刺激,如光线照射眼球后瞳孔的收缩反应;条件刺激是发生了刺激替代的刺激,如我们先天只有在品尝到酸性物质的时候,口中才会分泌唾液,但是在我们熟悉了这个刺激后,只要听到、闻到、联想到就会在口中分泌唾液,这个过程刺激被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