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作为术语的尴尬存在

时间:2023-11-25 14:49:02

以上诸多实际的观察、论证有理由让我们充分相信,“本能”作为解释人心理学名词的概念,已经不能再被继续容纳了。在对婴儿早期成长过程的观察中,我们就已发现,甚至在很多简单的动作中,都已经存在着习惯因素的作用。而当我们对照詹姆斯的本能理论还有他列举出的“本能表”,或者其他类似的“本能表”时,我们就会发现,婴儿在他们列举的这些所谓的“本能”行为尚未出现时,就已经是习得反应上的高才生了。既然习惯的因素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参与到了婴儿的行为反应中,那么詹姆斯的本能表里的行为,又怎么能当作非习得的资质来理解呢?

我们在对婴儿成长过程的观察中发现,他们的每种行为都有一段生发史。微笑虽然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出现了,但是很快,它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比如一见到母亲就会笑,而后对声音刺激、图片刺激也会做出反应;再长大些,可能会对某个词语,某种生活情境做出微笑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笑的对象,与谁在一起,都会决定我们笑的反应。脱离了早期的训练而奢谈本能,这是有悖于事实的。

“本能”作为术语的尴尬存在

另外,在一些教育宣传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让孩子发展他们内在的天性”、“自我实现”“自我表现”“野性”“挖掘孩子的潜能”等诸如此类的短语,这些词语对公众有很强的误导作用。事实上,这种带有误导性质的词汇也是由孤僻的、漠视环境作用的喜欢捕捉自我意识的人发明出来的。像“意识流”、“潜能”、“本能”,发明这些词语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试图把人从自然、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希图人到自己的个人世界里去理解整个世界。人作为一个接受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有机体,离开了环境的作用,就像是种子失去了生发的土壤。也就是说,离开了环境作用的个人习惯的建立,根本不可能达成。人与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刺激,就会令人丧失很多功能。个人的语言、记忆、运算、逻辑、情感、秩序,都会在世界的荒原中逐渐坍塌,直至消亡。如此,传统心理学的建设根基就被摧毁了,因为他们是那么喜欢用“内省”“本能”这样的词汇去探讨心理学,并强调人从出生就具备一切后天习得的资质,但却对环境、刺激——反应的作用机制视而不见。

一切复杂的行为都是在简单反应的基础上受环境刺激的作用而生发出来的,为了方便大家清晰把握这一行为心理学理论的中心原则,我们现在引入“活动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