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大约120天,就能够伸手抓取物体。而经过特殊训练后,到第一百五十天,这种习惯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婴儿第一次发声习惯要更晚一些,而且发展较慢。我们在研究观察中发现,有些孩子甚至到了第十八个月,还没有形成任何常规类型的语言习惯,而有些孩子在1周岁结束时,就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言语习惯。
那么,婴儿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简单的言语习惯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和妻子对B展开了实验,尝试在他身上形成简单的言语习惯。B是一个非常幼小的婴儿,我们已经开始处理他的妒忌行为。B出生于1921年11月21日,他长到5个月时,每个同龄婴儿具备的技能,在他身上也已全部显示出来——能咯咯地发声,并发出“ahgoo”以及“a”和“ah”的变音。这个孩子在出生2个月后开始由奶瓶喂养,鉴于此,我们从1921年5月12日开始,将这个音和奶瓶联系起来。我们在实验中是以这样的步骤进行的:我们先把奶瓶递给婴儿,让他吮吸一会儿,然后从他手上取下奶瓶,但我们不把奶瓶放到别处,而是捏在我们手里,就站在他跟前。这时,他变得有些烦躁,身体开始蠕动,两只小脚不停地踢蹬着,而且伸手去抓奶瓶。我们对他大声发出“da”音的刺激,这种刺激大约持续了3个星期,当然,在对他进行这种刺激的过程中,我们会在他发出哀鸣或者在他呜咽时,将奶瓶给他。1922年6月五日那天,当我们拿着奶瓶站在他面前,并向他发出刺激词“da”时,他发出了“dada”的词音。这时,我们马上把奶瓶给了他。大家可以看到,在这段时间的反复刺激下,他已经有了变化,能发生“dada”声了。在那种场合下,这一过程我们重复做了3次,每次他都发出了刺激词的声音。为了进步观察他的反应,我们又连续五次拿走了他的奶瓶,并且没有给他刺激词。结果,为了得到奶瓶,他竟然在这种状态下说出了“dada”一词。其中,他还在一次实验中,连续发出这个刺激词的声音。在之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们继续对他进行观察,发现引发这种反应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与引起其他任何身体反射作用一样。言语反应差不多专门局限于这种刺激,因为我们在对他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在有些场合中,我们在向他展示他的玩具兔时,他也说了“dada”,但是换了其他东西后,这种情况就没有发生。
1922年6月23日那天,我们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和值得高兴的事。这个孩子,也就是婴儿B发出了其他类型的声音,而且这些新出现的声音还是他从未学习过的,例如“boo—boo”和“bla—bia”以及“goo—goo”。当他发出这样的声音时,他无法恢复“dada”的发音。他能够急切地发出一连串其他声音,但是在这期间,从来没有发出“dada”的声音。然而在第二天,他很轻松地就发出了“dada”的声音。7月1日那天,他又带给了我们一份很大的惊喜,在没有给他任何刺激词的情况下,他嘴里的“dada”声音突然变成了“dad-en”,不过他并没有忘记“dada”,偶尔也会发出这个声音。对于B出现的这一现象,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开始我们便将婴儿的严格哺乳习惯给他打破,而且对其发出“dada”声音的言语场合进行观察,并立即给他奶瓶,那么他的这种习惯会不会更早更快地形成呢?我认为可能性非常大。而对于我们在实验之初所做的,用奶瓶喂他时大声发出刺激词“dada”引出反应,其效果是不是很小,是可以争论的。为了让大家对我的观点更加清楚,我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我在怀疑这样一个问题:在婴儿早期阶段是否有任何言语模仿?虽然在后来出现了这种所谓的模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非是孩子模仿我们,而是我们模仿孩子。当这些声音形成了条件反射,那么对于整个语言,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模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社会交往交流中,一个人的口头语言,是在另一个人身上引发同样的或另一种言语反应的刺激物。
我们这个阶段的实验是在第一百五十天结束的,当时,我们对婴儿B伸手抓物和其习惯相应的一种有条件的发声反应,就算粗略地建立起来了。可以说,这种反应到第一百五十天结束时,已经表现得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