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电磁辐射、光等进行思维实验,爱因斯坦创立了他的狭义相对论。顺着这个路子,他开始思考万有引力,最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最初的狭义相对论基于一个假设,即没有绝对的静止。而他的广义相对论同样基于一个假设,即没有绝对尺度的力和加速度。他首先考虑包含引力的相对论问题。光速是一个广泛的常数,这是一个公理,也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光具有能量,而引力不但会作用于质量而且还会作用于各种形式的能量,所以引力会弯曲光束。当光束经过比如太阳这种巨大的物质旁边的时候,这种弯曲就会非常明显。由于在宇宙中引力无处不在,所以光束总是会被扰乱。所以相对论原理中提到的基本假设,即光沿直线匀速传播,看来不可能实现,除非有什么办法能将宇宙中的引力关掉。爱因斯坦意识到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而要彻底解决它需要花费自己十年光阴。而当他想到自由下落的物体时,突然意识到此时引力实际上就被关掉了。这个想法非常重要,意味着此时没有净力作用在物体上,因此它在做匀速运动。
一块下落的岩石是没有质量的。如果你接住它,所感觉到的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力,用于阻止石头落地。我们脚下坚固的地板阻止了我们下落到地心中去。地板给了我们一个阻力,阻止我们掉下去,这个阻力就是我们平时感觉到的质量。倘若地板和地球都是蒸汽,那么我们就会失重,最终掉落到这颗美丽行星的中心里去。
以此为出发点,爱因斯坦进行了另一个思维实验。
假设你处在一个自由下落的客舱里,客舱没有窗户,因此你无从知晓外面的情况。也许这个客舱是一个故障电梯,或者是没那么恐怖的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在卫星的例子中,你和卫星都在自由下落,但是却一直在“水平”运动,地球表面的弯曲使得地表在远离你的同时,你也在按相同速率朝它掉落过去。而在电梯的例子中,在你可见的周围你无法感觉到任何万有引力。比如,如果你松开手里的球,它会受到地球引力,最终和你按相同速率朝地心飞去,结果相对你而言它是静止的。而宇航员之所以能在飞船中悬浮,也是因为他们和飞船在以相同的速率“掉落”。虽然我们有幸知道宇航员们是在地球重力场作用中下落,但是宇航员自己却感觉不到力,在飞船内封闭环境中他们完全可以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爱因斯坦认识到,在自由下落的“失重”状态下,实际的地球引力已经消失无踪了。
这同样适用于光束。光和常规的实物一样,会被巨大的物体所吸引。1919年发生日全食时人们就证实了这一点。当日全食发生时,遥远的恒星偏离了人们眼中的“正常”位置,因为当这些恒星发出的光经过太阳附近时被太阳引力场弯曲了。(1) 假设你被关在一个自由下落的客舱中,然后与客舱地板平行地打开一束手电筒光,同时在地面进行精确的测量,会测到这束光随着引力“下落”时发生了略微的弯曲。在光从客舱的一端飞向另一端的过程中,它会和对面的舱壁按相同速率跌向地球。最终导致在客舱内部看来,光是按直线传播的;并且再一次地,所有现象都显示你确实在一个不受力的自由环境中处于静止状态。
假设你所在的飞船隶属一个太空舰队,舰队中每艘飞船都精确地按1千米的间隔排开,保持队形朝地球自由下落。此时所有的宇航员都会觉得自己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在平行直线上运动,但很快他们会注意到所有的飞船正在互相靠近。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每艘船都在向远处的地心自由下落,而相对地心点的轨道会不断收缩。爱因斯坦的观点认为,引力的作用使得自由下落物体的轨迹会汇成一点。
地球南北极附近的经度线也会汇集,这与上述画面很像,这个相似的情形使得爱因斯坦得出了一个深奥的见解。如果在一个平表面绘制地图,比如作墨卡托投影,经度线会相互平行;而在地表的曲面上,这些“直线”最初在赤道上是平行的,但随着一端朝北延伸,这些线开始渐渐收缩并最终汇聚到极点。究其原因,是二维的地球表面被弯曲到了三维。由此,爱因斯坦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推论:在引力场作用下,自由下落的线和某个“面”上的经度线相似,会在某些更高的维度下发生弯曲。他想象空间的三维“面”会被巨大的质量团所拉伸。而沿着这些曲线的自由落体运动,被觉得是偏离了“直”线,并被归结成是万有引力的作用。
想要理解爱因斯坦是如何将这个想法与其时空理念结合起来的,我们可以先看看二维的例子。首先回想一下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长的平方和: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3个角度和为180°,上述定理成立;而在曲面上,这个定理是不成立的。如果我们想象一下环球旅行,这就更容易理解了。我们首先沿着赤道前进,由本初子午线走到东经90°。然后,向左转90°,向北走到北极点。然后再向左转90°,会朝向南方(从北极点看,所有方向都是南方)。之后你会沿着本初子午线向下走,最终到达赤道上的起点,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三角形的旅行,而这个三角形有3个直角。显然,这3个角度和超过了180°,这就已经表明你不是在一个平整空间中;而很明显地,这不适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这里哪条边是斜边呢?
图6.1 所示为一支手电筒处于自由下落的盒子中部。它发出的光穿过盒子,地心引力作用将盒子和光束同时拉向地面。在(a)图中,显示从地面看几个纳秒内出现的弯曲光路。在(b)图中,显示在盒子内部的人感觉到的光路。由于盒子和光都按相同速率下落,光在盒子内部呈现水平直线穿行状态。
图6.2 叠加了一个三角形的地球模型。三角形的一条边由赤道开始,沿着本初子午线到达北极点;底边沿着赤道,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到东经(或西经)90°为止;第三条边从赤道开始,沿着东经(或西经)90°线到达北极点为止。
居住在弯曲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惊奇之处,比如:当所有的线都会在至少一个维度上产生弯曲,那什么才是直线呢?
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的最近距离就是一条直线。爱因斯坦意识到,最短距离的概念是基本;在被引力扭曲的时空中,光会沿着两点间最近的路径飞行。在地球表面,最近的路径就是圆弧。从北纬55°的伦敦飞到约北纬30°的洛杉矶,你可能天真地以为朝向西南方飞行更近,而实际上航班会沿着西北方向的圆弧飞行,跨过格陵兰岛。这种圆弧正式的名称是测地线,意思是“地球分隔线”。这种情况下的三角形,各边长的关系公式就比毕达哥拉斯定理复杂多了,必须给出表面的弯曲情况、相对各个角的“米”长是多少--专业术语称为“度量”标准。爱因斯坦要建立扭曲时空下的引力理论,需要回答两个问题:①在物质的一些结构中,时空度量是什么?②在度量的形式下,物体如何四处运动?
如果没有物质,我们可以使用已有的度量标准公式: ,且时空被认为是平的。而当物质出现之后,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时空就发生了扭曲。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最著名的时空弯曲证据来自水星。和其他行星一样,水星的运转轨道也是一个椭圆,但是其近日点在发生明显的进动。在到达近日点时,它离太阳最近,受到的万有引力最强,运动得也最快,也最容易受到相对论效应的影响。空间弯曲使得太阳周围的距离发生了轻微改变,变得和平展空间内牛顿体系的值不同了。在牛顿体系内,物体完成一次绕圈之后,会在相同的轨道重复运动;但空间弯曲时,物体每次的运转轨道都不会完全相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水星的运转轨道每年都在变化,这完全印证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图6.3 水星近日点的移动。图上所标出的1、2、3点表示在相继的三个轨道上的离太阳最近的点。
爱因斯坦认为,时空就像一种弹性固体,比如一张橡胶板。此时,当一个巨大质量块出现在介质中,比如太阳或者地球,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引力导致介质发生弯曲。如果这个质量块在加速,比如两个恒星相互旋转,或是一颗恒星突然瓦解然后爆炸成一颗超新星,根据爱因斯坦的上述理论,此时就会向媒介中发射引力波,就像地震会向地球中发射地震波一样。
关于引力辐射的发生,现在仍然只是一个预言,亟待实验验证,直接办法是如何实际测到这种波。但所幸已经有间接证据支持这个预言。有两个恒星,名为脉冲双星PSR 1913+16,它们按7小时45分钟的周期相互旋转。此脉冲星每1/600秒会发射一次脉冲电磁波,就像灯塔发出的旋转灯信号。当灯塔的旋转光束指向你时,你才会看到一次灯塔闪光,而当它转到其他方向上时,你就看不到。而脉冲星发出的两个连续脉冲之间有1/600秒的时间间隔,这意味着脉冲星每秒旋转17次。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这种双星系统会以引力波的形式放出能量,而其轨道周期会缓慢变短。天文学家约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和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Hulse)后来测到了这种周期变化,并发现其与爱因斯坦的预期完全吻合。由此他们获得了1975年的诺贝尔奖。
有了爱因斯坦理论的这个证据,我们开始相信空间确实类似一种弹性介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爱因斯坦研究电磁辐射时用过的以太,而他的狭义相对论早就将以太论击得粉碎。尽管如此,相对论中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以太,只是说在那种以太中的物质必须符合相对论原则!“以太”的一个例子就是电场,你通常无法发现它,除非使它发生振荡:此时就会发现它确实存在。相对论下的以太同时需要电场和磁场,其中的转换会按光速传播。类似地,对于引力场以太,在时空度量下荡漾的引力波也会按照光的宇宙速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