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广告管用吗?

时间:2023-11-25 02:49:03

简而言之:在对条件严加控制下,潜意识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是管用的。但问题在于,条件要求得如此苛刻,为此费时费力颇不值得。一旦没有理想的条件,潜意识广告则全无效果。

潜意识广告管用吗?

所谓的潜意识广告,最早出现在电影院里,其形式是让一条广告信息快速闪过银幕,往往仅停留1/1000秒,人们毫无知觉。尽管停留的时间短到了无法让人意识到,但它们仍会对大脑起作用,进入到人的潜意识中。人的意识(即能被头脑察觉的部分)其实仅占大脑无休止活动的极小部分。

无论是研究性实验还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得出的结论都是:人们的行为经常是下意识的。有一个实验,给一组学生看一长串的词,其中有些词与年老有关,比如养老院、拐杖、忘性等。给另一组学生的一串词也非常类似,但没有暗示年老的词,而是诸如加州、尴尬、下棋等。研究者发现,那些看了年老词汇的学生,离开房间时步履更为缓慢,当然他们都不承认自己的步态有何变化。在研究者看来,这证明了学生们的潜意识大脑受到了词汇的暗示,引导他们依计行动。但这个实验很快陷入了争议的漩涡,因为后续的研究者无法重复实验的结果。

在荷兰做过一个争议不那么大的实验,发现人们在购买大件商品(比如汽车)时反而不需要反复掂量。在测试中,研究者为志愿者提供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候选车型,随后拿琐事不断干扰他们,或者让他们静静地选购。结果那些受到干扰、没法仔细选购的受试者,反而做出了最合理的选择,而思考时间越长、越用心的人所选的车质量却最差。研究表明,当所选购的商品缺少特色,比如牙刷、隔热手套之类,最好运用你的理性加以选择;而在涉及复杂决策时,下意识没准更可靠。

潜意识广告管用吗?

知乎。.....在进行了车辆购买实验之后,该研究组又瞄向了家具。他们发现,那些在宜家精挑细选后购得家具的顾客,时间一长便容易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

潜意识广告管用吗?

以上述实验看,潜意识广告似乎有其合理性:它试图通过劝导消费者的潜意识去购买广告产品。研究发现,这些推送的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一个实验,研究者用潜意识广告向受试者推销某一品牌的饮料,希望他们观看后能更多地选择该品牌的饮料。但结果是,那些广告只是在志愿者口渴时才起作用,而且,如果受试者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偏好,潜意识广告则对他们的选择不起作用。但这个实验确实发现:如果人们感到口渴,又没有强烈的偏好,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潜意识广告所推荐的饮料。应当指出,这些都是实验室里的发现,诸般条件受到了细心的控制,与生活中看电视、看电影等情景相去甚远。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消费者压根儿没有购买欲望,潜意识广告也无能为力。

开发潜意识广告潜能的企图一直没停歇过。第一次尝试是在1957年,一个叫詹姆斯·维卡里(James Vicary)的广告商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宣称自己的公司发明了影响消费者的新方法。他谈到在新泽西州利堡的剧院做过六次实验,具体是在放映电影《野餐》时,交替在荧幕上叠映“畅饮可口可乐”与“品尝爆米花”的字幕,字幕每隔5秒出现一次,每次只停留1/3000秒。维卡里声称,整个测试中共有45000名观众接触到了广告信息,进而他吹嘘到,剧院里可乐的销量增长了18.1%,爆米花更是惊人地增长了57.7%。

维卡里的声明宛如一声惊雷,一时间仿佛人人都有被洗脑、被催眠的危险了。但好景不长,到了1962年,故事的真相便败露了,维卡里承认,整个研究都是他编造的,为了给代理商招揽生意。

但骗局的曝光并没有阻止他人步其后尘,其后许多人都宣称自己发明了新的方法,利用潜意识影响别人。其中已故的威尔森·布莱恩·基(Wilson Bryan Key)颇为著名,他在1973年出版了一,名为《潜意识诱惑》(Subliminal Seduction)。来年,此书发行了简装本,封面极具特色:一只透明玻璃杯,盛着饮料、冰块和一片柠檬。画面很普通,但配文却极刺激,“此图勾起了你的欲火?”他坚称,看了它之后,成千上万的人都性欲勃发。这书成了畅销书。

知乎。.....1978年,重金属乐队犹大圣徒(Judas Priest)

被诉在一首歌中夹有潜意识信息。维权组织投诉称,乐队的歌曲《你去干,比我强》(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中暗藏晦涩信息“干吧(Do it)。乐队对投诉未加理会,但随后,在1985年,两个内华达州里诺市的年轻人自杀未遂,其父母宣称是受到那首歌的怂恿,因而将乐队告上了法庭。但当庭的证据显示两个男孩都有严重的情绪问题,曾一起谈论过自杀,所以案件被驳回。威尔森·布莱恩·基出庭作证,他对歌曲中是否含有明显的潜意识信息不置可否。但他在法庭讲,无论是乐之饼干(Ritz)、西尔斯百货(Sears)购物单,还是在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新闻中,都有潜意识信息的踪迹,他举例称,“洞”暗示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