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惹蚊叮,怎能驱避之?

时间:2024-06-28 15:26:03

对于大多数人,蚊子虽不致命,却很讨厌。我这么说,并不是小看西尼罗病毒的厉害,也不是有意忽视伴随着气候变暖,蚊虫传播性疾病在日益滋生。我是想说,多数人都巴望这些夏夜的小飞虫最好断子绝孙。这自不是短时可期的目标,所以当下应让自己毫不起眼,最好让这些小吸血鬼看不见。但有个问题:蚊子本事极大,擅长发现人。读到这里,你恐怕已不指望,在户外能找到安全之所,还是躲进屋里为妙。但那又管用吗?

蚊子天生有一整套探测器与感觉器,可以让操控最先进机器人的电脑都汗颜,但主导这一切的蚊子大脑却小得可怜,比芝麻粒还小。探测器包括若干“人体追踪感应器”,随着蚊子由远及近地逼近目标,这些感应器依次开启。

缘何惹蚊叮,怎能驱避之?

想象一下,夏日的晚间,多蚊的户外,微风将尽,篝火已熄,你独坐着,呼吸着,二氧化碳气流从你的口鼻徐徐飘出,丝丝缕缕,在夜空下消散。偶然,一缕残气擦过某蚊子颚下的触须,触碰了上面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束神经流兴奋了蚊子的大脑,它开启了追踪模式。

缘何惹蚊叮,怎能驱避之?

于是,它向着二氧化碳的源头寻去,你在劫难逃。它探测着“香味”,不断调整着飞行轨迹,向着更浓香处逼近。蚊子触须上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占其总探测装备的2%,光靠它们是不够的,因为一味地跟着二氧化碳势必要飞进你的嘴里,那可谓是自投罗网了。潜行到某一距离,它就切换跟踪物,好顺利迫近你裸露的皮肤。这一功能称为感应切换。

知乎。.....只有雌蚊子才叮人,人血液中的蛋白质能助其产卵。

通过一组精巧的实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一旦蚊子探测到二氧化碳,它便会格外留意周围突出的可视物。实验中,研究者将雌蚊置于风道中,让它们自由飞舞,风道里没有任何显眼的东西,只在尽头的地板上放一块深色的方块(相比浅色,蚊子的视觉系统对深色更敏感)。当风道里空气正常时,蚊子对地板视而不见;而在实验者将二氧化碳导入风道后,蚊子即刻在地板上的暗色区域里搜寻了起来,在离地一英寸附近,它们不停地盘旋了几个小时。它们已从嗅觉模式切换到了视觉模式,竭力想锁定攻击目标。

科学事实!穿着浅色的、高对比度的衣服,能躲过蚊子的眼睛,但这仅是扯开了众多罗网中的一个而已。科学家认为,光靠穿浅色衣服是无法蒙蔽雌蚊强大到令人气恼的侦察能力的。

在加州理工的实验中,一旦蚊子凭视觉迫近了目标,它们便开启了热敏与化学物敏感模式,借此寻找合适的降落点。这时,所有更热一些的东西都会强烈地吸引蚊子,尤其是那些又暖又湿的东西,比如你汗津津的皮肤。

要是你盘算着寻找一种方法,逃过蚊子的系列追捕,那还是省省吧。实际上,无须使出全部的招数,蚊子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你。比如,你憋住气,不让蚊子发现二氧化碳,但只要它偶然飞到了你的附近,仍能靠跟踪热源发现你;而且,光你憋气也没用,你身边只要有人喘气,蚊子就会不请自来。要是能劝说身边的人也一同憋气,那或许能隐匿一时,但肯定也不是万全之策。因为,要是你热出了汗,或者碰巧穿了深色衣服,你仍旧暴露了自己。

缘何惹蚊叮,怎能驱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