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是迫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吗?

时间:2024-06-28 14:26:06

1945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燃至日本本土。7月,美、英、中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仍然负隅顽抗,叫嚣要在“本土决战”,拒不投降。正当苏、中两国还在为下一阶段的对日作战进行部署时,8月6日,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广岛市中心顷刻成为焦热的火海,大量有毒气体弥漫全城,数万生灵顷刻间灰飞烟灭。9日,同样的悲剧因另一颗原子弹“胖子”在长崎岛的爆炸而重演。这两颗由美军投放的原子弹大大影响了战争进程。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二战”中这两颗原子弹的作用呢?

首先,原子弹的爆炸,促使日本法西斯当局放弃顽抗到底的立场。“二战”末期,不甘失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制定了疯狂的“一亿总玉碎”计划,准备本土作战。他们希望凭借日本国民狂热的民族主义和献身精神,以及国内完善的防御系统,将战争坚持到底,让攻日美军付出沉重代价。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恐怖灾难,彻底击溃了日本人的斗志和幻想。8月8日,日本天皇要求内阁及军方接受同盟国一切条件,立即停战;一周之后,日本正式投降。

其次,原子弹的爆炸,加速了苏军入华抗日的军事行动。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后,苏联方面估计到日本有立即投降的可能,出于其战略利益考虑,紧急宣布进入对日作战的状态。苏军大举进入东北,有力支持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加速了在华日军的覆灭和投降。194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应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5年时,中国战场上,中国军民在八年的持久抗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并有效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太平洋战场上,英美盟军的反攻,摧毁了日本庞大的海军舰队和空中力量,切断了日本与南方的海上联系,战线已逼近日本本土;日本国内,由于战争消耗巨大,战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军国主义政权岌岌可危。此时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对加速日本政府投降、提早结束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原子弹的爆炸令广岛和长崎十几万市民丧生,但和平的早日到来却可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从特定的历史角度来说,美国对日的原子弹袭击是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的。

原子弹是迫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