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看似较难理解的事情,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在大兴土木建造房屋的同时,也会预留出一大片土地搞绿化设施。按照常理,用于绿化的土地属于公益建设,是不能买卖的;那么,若在这些土地上也盖房屋的话,不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吗?那为什么开发商还要将之留作建设绿化呢?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叫作“稀缺”。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阳光、空气,它们是生命要素,但每个人都不会因为使用它们而支付钱。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这些要素不稀缺。经济学上所说的那些可以用来买卖的东西一定是稀缺的,如果它不稀缺的话,那就一定不值钱。其实,开发商之所以大搞绿化建设,固然与政府的某些要求有关,但更多地是和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城市建设日趋发展,土地变成了稀缺的要素,所以它很值钱,这或许是房屋价格这几年快速上涨的一个重要诱因。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在有限的土地上再进行绿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居住在这类小区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某种意义上使原本稀缺的土地因为品质的提高而变得更珍稀了,其结果会比在这块土地上多造出的有限的几套房子更加值钱。这就好像有两件一模一样的传世绝品瓷器,因为不慎而打碎了一件,另一件存世品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两件存在时的价值总和。